某晶体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再加稀硝酸溶液立即变红,另取该晶体,加入NaOH溶液共热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这种晶体是( )
A.KSCN B.NH4SCN
C.NH4Cl D.FeCl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甲、乙两种有机物在常温常压下的混合物分离,已知它们的物理性质如下:
物质 | 密度/(g/cm3) | 沸点/℃ | 水溶性 | 溶解性 |
甲 | 0.789 3 | 78.5 | 溶 | 溶于乙 |
乙 | 1.220 | 100.7 | 溶 | 溶于甲 |
则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A.分液 B.蒸馏 C.干馏 D.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说明稳定性:Fe(OH)2<Fe(OH)3
B.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它与卤素(X2)反应的生成物均为FeX3
C.氢氧化铁与氢碘酸反应:Fe(OH)3+3HI====FeI3+3H2O
D.铁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Ⅷ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D.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n为能层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B.s能级原子轨道呈球形,处于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
C.p能级原子轨道呈哑铃状,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
D.p能级原子轨道与s能级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都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则X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B.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
C.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
D.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X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系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的两种有机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D.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必定是同分异构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