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向a L物质的量浓度为c1 mol/L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 L物质的量浓度为c2 mol/L的Ba(OH)2溶液时,当b满足b=$\frac{3a{c}_{1}}{2{c}_{2}}$时,沉淀的总物质的量为最大值;当a=b=0.5,c1=2,c2=3.6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50.6gg.

分析 把明矾溶液中Al3+恰好沉淀完全时,生成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最大,即发生2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
当a=b=0.5,c1=2,c2=3.6时,n(明矾)=0.5L×2mol/L=1mol,n(氢氧化钡)=0.5L×3.6mol/L=1.8mol;
根据反应方程式2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K2SO4+2Al(OH)3+Ba(OH)2═2KAlO2+BaSO4↓+4H2O 分析计算.

解答 解:由方程式2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知,把明矾溶液中Al3+恰好沉淀完全时,生成沉淀的总的物质的量最大,
则$\frac{2}{a×{c}_{1}}=\frac{3}{b×{c}_{2}}$,解得b=$\frac{3a{c}_{1}}{2{c}_{2}}$L;
当a=b=0.5,c1=2,c2=3.6时,n(明矾)=0.5L×2mol/L=1mol,n(氢氧化钡)=0.5L×3.6mol/L=1.8mol;
由方程式2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知,当加入了1.5 mol Ba(OH)2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1.5 mol+1 mol=2.5 mol,质量为1.5 mol×233 g/mol+1 mol×78 g/mol=427.5 g;
由方程式K2SO4+2Al(OH)3+Ba(OH)2═2KAlO2+BaSO4↓+4H2O 知,当继续滴加0.3 mol Ba(OH)2时,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将减少0.3 mol×2=0.6 mol,BaSO4沉淀的物质的量增大0.3mol,沉淀的质量增加0.3 mol×233 g/mol-78 g/mol×0.6mol=23.1g,所以沉淀的总质量为427.5 g+23.1g=450.6g;
故答案为:b=$\frac{3a{c}_{1}}{2{c}_{2}}$;450.6g.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方程式的计算,硫酸铝钾和氢氧化钡反应有两种沉淀同时发生,要注意氢氧化铝能转化为可溶性的偏铝酸根离子,题中计算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和质量最大时b满足条件,结合方程式进行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A,同时生成2amolC;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⑥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⑦单位时间消耗amol A,同时生成3amol B.
A.③⑤B.③⑥C.①②D.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无色溶液由Na+、Ba2+、Al3+、[Al(OH)4]-、Fe3+、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A.Al3+、Fe3+、SO42-B.Na+、[Al(OH)4]-、CO32-
C.Na+、[Al(OH)4]-、SO42-、CO32-D.Na+、Ba2+、[Al(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标准状况下33.6L Cl2通入5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中的含氯微粒有Cl-、ClO-、ClO3-三种,且c(ClO-)=c(ClO3-).
(1)用1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上述反应:4Cl2+8OH-=ClO-+ClO3-+6Cl-+4H2O,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2)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6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取一定量的Na溶于95.6g水中,待固体完全溶解后,测得NaOH的质量分数为8%,则:
(1)投入的Na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2)标准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为多少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已知:NH4HCO3$\frac{\underline{\;\;△\;\;}}{\;}$NH3↑+CO2↑+H2O)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②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引入硝酸根杂质离子.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_{4}^{2-}$已除尽,方法是取少量上层澄清溶液,再滴加BaCl2溶液,如无沉淀出现则说明SO42-已除尽,反之则有.
(3)操作③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Ba2+,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4)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氯化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固定铁架台上铁圈的位置;②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④⑤.
(2)如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取少量溶液于是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SO42-.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加入稍微过量的BaCl2溶液,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3)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_{①}^{溶解}$$→_{②}^{BaCl_{2}}$ $→_{③}^{NaOH}$ $→_{④}^{Na_{2}CO_{3}}$$→_{⑤}^{过滤}$滤液$→_{⑥}^{适量盐酸}$$→_{⑦}^{蒸发、结晶、烘干}$精盐
请问在操作④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在操作 ⑥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制备流程如下:

(1)制备CuO: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双层滤纸过滤、洗涤.①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用蒸馏水洗涤氧化铜时,如何证明氧化铜已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2)①为提高CuO的利用率,让滤纸上的CuO充分转移到热的KHC2O4溶液中,以下方案正确的是ad
a.剪碎滤纸,加入到热的KHC2O4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趁热过滤
b.用稀硫酸溶解滤纸上的氧化铜,然后将溶液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
c.用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氧化铜,并转入热的KHC2O4溶液中
d.在空气中灼烧滤纸,将剩余的固体转入热的KHC2O4溶液
②50℃水浴加热至反应充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HC2O4+CuO$\frac{\underline{\;50℃\;}}{\;}$K2[Cu(C2O42]+H2O;再经趁热过滤、沸水洗涤、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
(3)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的制备也可以用CuSO4晶体和K2C2O4溶液反应得到.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实验步骤为:加入适量乙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①加入适量乙醇的优点有:
a.缩短加热的时间,降低能耗;  b.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有利于硫酸铜晶体析出.
②在蒸发浓缩的初始阶段还采用了蒸馏的操作,其目的是回收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①1mo1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 kJ的能量.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总能量为679kj
B.生成物总能量为431kj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放出183kJ能量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吸收183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