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已知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混合物(  )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frac{m}{7}$+1)NAB.所含碳氢键数目为$\frac{m{N}_{A}}{7}$
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m/14 LD.所含原子总数为$\frac{m{N}_{A}}{14}$

分析 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2,所以ag混合物中含有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frac{m}{14g/mol}$=$\frac{m}{14}$mol,ag混合物中含有$\frac{m}{14}$molC原子、$\frac{m}{7}$molH原子,总共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3m}{14}$mol; 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燃烧时消耗氧气的体积;在乙烯、丙烯和环丙烷分子中,平均每个碳原子形成一个碳碳键、每个氢原子形成一个碳氢键,据此计算出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碳氢键数目.

解答 解:mg混合物中含有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frac{m}{14g/mol}$=$\frac{m}{14}$mol,ag混合物中含有$\frac{m}{14}$molC原子、$\frac{m}{7}$molH原子,
A、在环丙烷、丙烯和乙烯分子中,每个C含有1个碳碳共用电子对、每个H形成了1个碳氢共用电子对,所以总共含有$\frac{3m}{14}$mol共用电子对,即$\frac{3m}{14}$NA,故A错误;
B、每个氢原子形成1个碳氢键,mg混合物中总共含有$\frac{m}{7}$molH原子,所含碳氢键数目为$\frac{m{N}_{A}}{7}$,故B正确;
C、没有告诉在标准状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ag混合物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故C错误;
D、mg混合物中含有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frac{m}{14g/mol}$=$\frac{m}{14}$mol,ag混合物中含有$\frac{m}{14}$molC原子、$\frac{m}{7}$molH原子,总共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frac{3m}{14}$mol,所含原子总数为$\frac{3m}{14}$NA,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判断及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满足C3H6的化合物可能为烯烃,有可能为环烷烃;注意掌握根据最简式计算混合物中含有原子数目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时,密度最大的是(  )
A.O2B.SO2C.Cl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X、Y、Z为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Y+X→甲(g),Y+Z→乙(g).甲、乙可化合生成离子化合物,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乙.
(1)X的结构式是N≡N.
(2)白磷在Z气体中燃烧可生成液态丙(PZ3)分子,也可生成固态丁(PZ5)分子.磷单质和Z单质反应生成lmol丙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图I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frac{1}{4}$P4(s)+Cl2(g)=PCl3(l)△H=-akJ/mol.
已知1mol白磷固体和Z气体反应,生成固态丁时,放热bkJ,则1mol固态丁转化为丙时的反应热△H=(a-$\frac{b}{4}$)kJ/mol


(3)某同学拟用图II所示装置证明氧化性Z>I2,已知高锰酸钾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Z,则a是淀粉KI的水溶液.若仅将a换为甲的浓溶液,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并有气体单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NH3+3Cl2=6NH4Cl+N2
(4)向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中通人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在通入SO2气体的同时加入由X、Y、Z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某纯净物,即可生成白色沉淀,该纯净物可能是Cl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B.黄铜C.不锈钢D.水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32-B.H2SO4═2H++SO42-
C.FeCl3═Fe3++Cl3-D.Ba(OH)2═Ba2++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0.2mol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乙烯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甲烷D.可能有乙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1)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使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凝聚值”越大(填“越小”或“越大”).实验证明,凝聚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能力越大.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④(填序号)
①NaCl           ②FeCl3                 ③K2SO4                ④Na3PO4
(2)为了把黏土溶胶(黏土溶胶粒子带负电荷)变成较洁净的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电解质时,哪种效果最明显?B(填编号,下同);原因是等物质的量的这四种电解质中,Al2(SO43的阳离子所带电荷的物质的量最大,凝聚能力越大,效果最好
A.BaCl2             B.Al2(SO43               C.KCl                       D.CuSO4
(3)向胶体中加入某种溶液,出现沉淀,继续滴加该溶液后沉淀溶解,滴入的溶液可能是B.
A.NaOH溶液   B.稀H2SO4            C.Na2SO4溶液             D.乙醇
(4)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丁达尔效应,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作用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B.油脂C.纤维素D.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甲烷、苯都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烯、聚乙烯都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一氯丙烷(C3H7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类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