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SO2,而乙同学认为除SO2气体外,还可能产生H2.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

试回答:
(1)上述反应中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
  △  
.
 
ZnSO4+SO2↑+2H2O
Zn+2H2SO4(浓)
  △  
.
 
ZnSO4+SO2↑+2H2O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H2的理由是
在锌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2
在锌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2

(3)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
,作用是
检验SO2
检验SO2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浓硫酸
浓硫酸
,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吸收水蒸气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碱石灰
碱石灰
,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C中
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
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
,D中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5)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是否有H2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O会干扰H2的检验
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O会干扰H2的检验
分析:(1)Zn与浓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硫酸变稀,这时就会发生锌与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
(3)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4)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
(5)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防止后面的氢气的检验.
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锌具有还原性,Zn与浓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Zn+2H2SO4 (浓)  
  △  
.
 
 ZnSO4+SO2↑+2H2O,
故答案为:Zn+2H2SO4 (浓)  
  △  
.
 
 ZnSO4+SO2↑+2H2O;
(2)从锌和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看出有水的生成,且溶质逐渐被消耗,溶液会逐渐变稀,因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Zn+H2SO4=ZnSO4+H2↑,所以在锌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2
故答案为:在锌与浓硫酸反应过程中,浓硫酸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2
(3)A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能漂白品红,所以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现象是品红褪色;为了检验氢气的存在,需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氢气被氧化的产物水,所以事先需除掉水,利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碱石灰,
故答案为:品红溶液;检验SO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 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4)为了检验氢气的存在,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
  △  
.
 
Cu+H2O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需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氢气被氧化的产物水,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合硫酸铜,所以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C中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D中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故答案为:黑色CuO变成红色的Cu;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5)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必含有水,如果去掉装置B,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O会干扰H2的检验,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O会干扰H2的检验.
点评:本题考查锌和硫酸的反应及产物的检验,注意利用需检验气体的性质理解实验的先后顺序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反应装置略去).

注:C中为氧化铜粉末,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
  △  
.
 
ZnSO4+SO2↑+2H2O
Zn+2H2SO4(浓)
  △  
.
 
ZnSO4+SO2↑+2H2O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
当Zn与浓H2SO4 反应时浓H2SO4 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H2SO4 反应可产生H2
当Zn与浓H2SO4 反应时浓H2SO4 浓度逐渐变稀,Zn与稀H2SO4 反应可产生H2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
,作用是
检测二氧化硫
检测二氧化硫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浓硫酸
浓硫酸
,作用是
吸收水蒸气
吸收水蒸气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碱石灰
碱石灰
,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Cu,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的Cu,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氢气和水蒸气
氢气和水蒸气
;原因是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会变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时会有少量水蒸气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会变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时会有少量水蒸气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2)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
cd(或dc)ab(或ba)e
cd(或dc)ab(或ba)e
(用a、b…填写).

(4)根据(3)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B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SO2中含有水蒸气
SO2中含有水蒸气
C CuO固体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装置内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SO2中含有氢气
SO2中含有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Fe与浓H2SO4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除SO2外,还可能产生H2,为验证甲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乙同学选用如图装置(加热设备及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并按如下顺序进行实验:A→B1→B2→B3→C1→C2→D.
精英家教网
装置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H2SO4、浓H2SO4、KMnO4溶液、品红溶液、无水CuSO4、碱石灰、Fe粉、CuO.
(1)以下两个装置中需要盛放的试剂:B3
 
,C2
 
.如果不用装置D可不可以,
 
,原因是
 

(2)需用酒精灯加热的装置字母代号是
 
(若涉及B、C,应填写更详细的字母代号).
(3)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4)A中溶液在反应后期变为浅绿色,原因可能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浅绿色的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图1装置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
①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②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2NaHCO3 
  △  
.
 
Na2CO3+H2O+CO2
NH4HCO3 
  △  
.
 
NH3↑+H2O+CO2
乙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2)图1中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有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除SO2外,还可能产生氢气.该同学为了检验他的判断是否正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装置B中盛有浓硫酸,装置C中放置黑色CuO粉末,装置D中放置的是无水硫酸铜粉末(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
(1)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作用是
 
;E中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作用是
 
;装置A、B之间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2)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4)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
 
,D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