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在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3,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NH3(g)?N2(g)+3H2(g),达列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为a%,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都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初始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也为a%的是(  )
A.3molH2+1molN2B.2molNH3+1molN2
C.2molN2+3molH2D.0.1molNH3+0.95molN2+2.85molH2

分析 反应2NH3?3H2+N2,在恒温恒容下,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也为a%,说明与原平衡是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满足n(NH3)=2mol即可,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 解:根据等效平衡,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满足n(NH3)=2mol,则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为a%,
A.3molH2+1molN2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可得:n(NH3)=2mol,属于等效平衡,故A正确;
B.2molNH3+1molN2与初始量2molNH3不相同,则不属于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2的百分含量不是a%,故B错误;
C.2molN2+3molH2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不满足n(NH3)=2mol,与初始初始加入物质不同,不是等效平衡,故C错误;
D.0.1molNH3+0.95molN2+2.85molH2,按化学计量数转化到方程式的左边,满足n(NH3)=2mol,属于等效平衡,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正确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是解题关键,注意掌握等效平衡的含义及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1: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接E接C;D接A;B接G;H接F.
(2)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2O(g);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试纸变蓝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
Ⅱ.向共含有0.05mol Al3+、Fe3+的溶液中滴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2所示.则溶液中Al3+物质的量为0.03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H=-393.5kJ•mol-1
C(金刚石,s)+O2(g)═CO2(g)△H=-395.4kJ•mol-1
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燃烧比石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
B.等质量是石墨燃烧放热多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钛酸钡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工业制取方法如图,先获得不溶性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后可获得钛酸钡粉体.

(1)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
(2)配制TiCl4溶液时通常将TiCl4固体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其目的是抑制TiCl4的水解;
(3)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TiCl4+2H2C2O4+5H2O=BaTiO(C2O42•4H2O↓+6HCl;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HCl(填化学式),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草酸氧钛钡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晶体已经洗涤干净;
(4)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到BaTiO3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和H2O(g);
(5)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清液,重复多次操作,将其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再由BaCO3制备其它钡盐.已知常温下:Ksp(BaSO4)=1.0×10-10,Ksp(BaCO3)=2.58×10-9,请问至少需要2.59×10-4 mol•L-1的碳酸钠溶液浸泡才能实现上述转化(忽略CO32-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3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NA
B.71g氯气通入足量的水中,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C.由D和18O所组成的水11g,所含的中子数为4NA
D.1mol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溴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Cu+2Fe3+═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
(1)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Fe-2e-=Fe2+,电流流入(填“流出”或“流入”),该反应为氧化反应(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若电路中转移6.02×1022个e-,则负极减轻2.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2CO3)=8.45×10-12,Ksp(AgBr)=7.7×10-13.某溶液中含有Cl-、CO32-和Br-浓度均为0.010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O32-B.Br-、CO32-、Cl-C.CO32-、Br-、Cl-D.Br-、Cl-、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3)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I2,防止污染空气.
(4)家庭中使用漂白粉时,为了增强漂白能力,可加入少量的物质是D.
A.食盐 B.纯碱 C.烧碱 D.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