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B.C.D.

分析 题中涉及元素Ba、Pb为第六周期主族元素,Fe为过渡金属元素,I为第五周期主族元素,一般来说,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和零族元素,以此解答.

解答 解:A.钡元素在第ⅡA,属于主族元素,故A不选;
B.铅为ⅣA族元素,属于主族元素,故B不选;
C.D为ⅦA族元素,属于主族元素,故C不选;
D.金属铁属于ⅤⅢ族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周期和族的分布知识,侧重于元素周期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已知:①CO(g)+2H2(g)?CH3OH(g)△H1=-91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4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3=-41kJ•mol-1
且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依次为K1、K2、K3,则反应 3CO(g)+3H2(g)?CH3OCH3(g)+CO2(g)△H=-247kJ•mol-1,化学平衡常数K=K=K12•K2•K3(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一定条件下,若将体积比为1:2的CO和.H2气体通入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CO和H2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CO的消耗速率等于CO2的生成速率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x mol•L-1的氨水与y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c(Cl-)(填“>”、“<”或“=”);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frac{1{0}^{-7}y}{x-y}$.
(4)科学家发明了将NH3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其装置用铂作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NH3.其电池反应式为:4NH3+3O2═2N2+6H2O,电解质溶液应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O2+2H2O+4e-=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HF的电子式:
B.H、D、T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C.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溴化钠的电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请回答:
(1)某同学用0.10mol/L标准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盐酸,滴定是选用酚酞试剂作指示剂,如何判断滴定达到终点锥形瓶中溶液恰好出现红色且半分钟内红色不褪去.
(2)某同学用已知准确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中Fe2+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应盛放在图1甲中(填“甲”或“乙”)
(3)室温下,使用pH计测定0.1mol/LNH4Cl溶液的pH=5.12.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bc(填字母).
a、溶液中c(H+)>c(OH-
b、NH4+水解是微弱的
c、NH3•H2O是弱碱
d、由H2O电离出的c(H+)<10-7mol/L
e、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氨水和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pH=7
(4)室温下,用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2所示:
①表示滴定盐酸的曲线是II(填序号).
②滴定醋酸溶液的过程中:
Ⅰ.(NaOH)=10.0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H+)>c(OH-).
Ⅱ.c(Na+)=c(CH3COO-)+c(CH3COOH)时,溶液pH>7(填“>”、“=”或“<”).
(5)含有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0×10-3mol•L-1的Cr2O72-.为使废水能达标排放,作如下处理:
Cr2O72- $?_{H+}^{绿矾}$Cr3+、Fe3+ $\stackrel{石灰水}{→}$Cr(OH)3、Fe(OH)3
欲使10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3+,理论上需要加入FeSO4•7H2O进行处理,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2×10-13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为3×10-6mol•L-1.(已知:Ksp[Fe(OH)3]=4.0×10-38   Ksp[Cr(OH)3]=6.0×10-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充放电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B.充电时,铝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7AlCl4-=4Al2Cl7-
D.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3Cn+4Al2Cl7-$?_{充电}^{放电}$3CnAlCl4+Al+Al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A$\stackrel{X}{→}$B$\stackrel{Y}{→}$C$\stackrel{Y}{→}$D$\stackrel{Z}{→}$E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1)A是(NH42S.
(2)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2SO2+2H2O.
(3)当X是强碱时,E是HNO3,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装置工作-段时间后.各池出现了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
A.N为直流电源的正极
B.乙池的总反应为4AgN03+2H20═4Ag+4HNO3+O2
C.丙池的反应符合电解精炼铜原理
D.要使丁池电解质溶液复原,需加适量的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向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表中各项均正确的是(  )
选项加入物质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A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l-+Ag+═AgCl↓
B石蕊试液显红色氯水中有盐酸、次氯酸
CCaCO3有气体放出CO32-+2H+═H2O+CO2
DFeCl2和KSCN溶液有红色沉淀生成2Fe2++Cl2═2Fe3++2C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在金属钼、钌等催化剂的作用下,碳碳双键断裂并重新组合的过程.如两分子烯烃RCH=CHR′用上述催化剂作用会生成两种新的烯烃RCH=CHR和R′CH=CHR′.则由CH2=CHCH2CH3和CH2=C(CH32发生“烯烃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烯烃种类为(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