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铁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1)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①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rac{\underline{\;\;△\;\;}}{\;}$ Fe3O4+4H2
②实验结束后,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b(填序号).
a.一定有Fe2+、H+和Fe3+             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 H+       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3)另称取一定量的铁钉放入足量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气体.经测定气体中含有SO2、CO2和H2
①铁与足量的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6H2SO4(浓)$\frac{\underline{\;\;△\;\;}}{\;}$ Fe2(SO43+3SO2↑+6H2O.
②将672mL(标准状况)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洗涤、干燥得到固体4.66g.由此推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是66.7%.(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分析 (1)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发生钝化;
(2)①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②产物四氧化三铁中有+2价的铁和+3价的铁,还有可能有过量的铁;
(3)①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
②依据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结合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利用硫元素的守恒,求出SO2的体积分数.

解答 解:(1)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发生钝化,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可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
故答案为: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在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2)①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湿棉花能够为反应提供水蒸气,二者反应方程式:3Fe+4H2O(g)$\frac{\underline{\;\;△\;\;}}{\;}$ Fe3O4+4H2
故答案为:提供水蒸气; 3Fe+4H2O(g)$\frac{\underline{\;\;△\;\;}}{\;}$ Fe3O4+4H2
  ②铁和水蒸气反应,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必发生反应:Fe3O4+8HCl=FeCl2+2FeCl3+4H2O,所以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一定有Fe2+、H+,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中可能含有过量的铁,可能将三价铁离子全部转化成二价铁离子,Fe+2Fe3+═3Fe2+,所以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故答案为:b;
(3)①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铁、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2Fe+6H2SO4(浓)$\frac{\underline{\;\;△\;\;}}{\;}$ Fe2(SO43+3SO2↑+6H2O;
故答案为:2Fe+6H2SO4(浓)$\frac{\underline{\;\;△\;\;}}{\;}$ Fe2(SO43+3SO2↑+6H2O;
②672mL(标准状况)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frac{0.672L}{22.4L/mol}$=0.03mol;
SO2具有还原性,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所以:
SO2 ~BaSO4
1mol 233g
n    4.66g
解得:n=0.02mol;
所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frac{0.02mol}{0.03mol}$×100%=66.7%;
故答案为:66.7%.

点评 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解答有关方程式计算时,关键在于把握相关物质量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氧化还原反应的“现象”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请完成以下3题.
(1)化工厂常用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氯气,其反应式为3Cl2+8NH3═6NH4Cl+N2,当有160.5gNH4Cl产生时,被氧化的氨气是17g.
(2)在自然界,天然水中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地表的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氧化为硫酸铁,并使水的酸性增强.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5O2+2H2O$\frac{\underline{\;细菌\;}}{\;}$2Fe2(S043+2H2S04.当溶有硫酸铁的水流经铜矿石区域时,会使Cu2S溶解,水的酸性进一步增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配平之.10Fe3++1Cu2S+4H2O═10Fe2++2Cu2++8H++1SO42-
(3)完成并配平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frac{\underline{\;\;△\;\;}}{\;}$MnCl2+2H2O+Cl2↑,
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 K2MnO4+MnO2+O2↑,
③把过氧化钙投入水中向鱼苗供氧:2CaO2+2H2O═2Ca(O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过滤;(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加入适量的盐酸;(4)加过量Na2CO3溶液;(5)加过量的BaCl2溶液,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A.(5)(4)(2)(1)(3)B.(1)(2)(3)(4)(5)C.(5)(4)(3)(2)(1)D.(1)(5)(4)(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1)向MnSO4和硫酸的混合溶液里加入K2S2O8(过二硫酸钾),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Mn2++S2O82-+H2O→MnO4-+SO42一十H+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若反应中有0.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0.25molmol.
(2)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二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氯气.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到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固体溶解变为澄清溶液,发生如下反应:10NaBiO3+4MnSO4+14H2S04→3Na2S04+5Bi2(SO43+
4NaMnO4+14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Bi2(SO43
③用单线桥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已知X(g)+2Y(g)?nZ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X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Z是气态,n=3,正反应△H<0B.Z是气态,n>3,正反应△H<0
C.Z是气态,n=3,正反应△H>0D.Z不是气态,n<3,正反应△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  )
A.FeCl2B.Al2O3C.Na2OD.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完成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问题.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BaCl2或Ba(NO32,沉淀BAgCl.
(2)证明AgNO3加过量的实验方法是取滤液或溶液2少许于试管,加入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AgNO3过量.
(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Na2CO3(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HNO3,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蒸发、过滤(填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Ag,一个C-12原子的质量为B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
A.12A/B  g•mol-1B.A/NA g•mol-1C.12B/A g•mol-1D.A NA g•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