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B为Cl元素;
A+比B-少一个电子层,则A为Na;
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知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质子数为16,D为S元素;
A+是Na+离子,D2-离子是S2-离子,R是由Na+离子与S2-离子以2: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R是硫化钠,据此解答.
解答 解: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B为Cl元素;
A+比B-少一个电子层,则A为Na;
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3,是第ⅤA族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所以为N元素;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为第ⅥA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知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质子数为16,D为S元素;
A+是Na+离子,D2-离子是S2-离子,R是由Na+离子与S2-离子以2:1形成的离子化合物,R是硫化钠,
(1)钠元素属于A2密堆积式,该晶胞含有2个原子,所以Na元素形成的晶体内晶胞类型应属于体心立方,其空间利用率为68%,
故答案为:体心立方;68%;
(2)N核外有7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该离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ls22s22p3,电子排布图为.CB3分子为NCl3分子,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与Cl原子成3个δ键,所以CB3分子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
故答案为:;四面体形;
(3)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且氨分子和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分子和水分子还可以发生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氨分子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且氨分子和水分子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氨分子和水分子还可以发生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
(4)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P、S、C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Cl>P>S;
在S2Cl2分子中S原子电子对数为$\frac{6+2}{2}$=4,杂化轨道类型是sp3,该分子中,电荷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对称的,所以是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Cl>P>S;sp3;极性分子;
(5)该晶胞中钠离子个数=8,氧离子个数=8×$\frac{1}{8}$+6×$\frac{1}{2}$=4,晶胞的体积=$\frac{\frac{78}{{N}_{A}}×4}{ρ}$cm3=$\frac{78×4}{ρ{N}_{A}}$cm3,晶胞的边长=$\root{3}{\frac{4×78}{ρ{N}_{A}}}$cm,四个氧离子和一个钠离子构成正四面体,,钠离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体心上,四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上,钠原子位于体心上,正四面体的棱长=$\frac{\sqrt{2}}{2}\root{3}{\frac{4×78}{ρ{N}_{A}}}$cm,设氧离子和钠离子的距离为x,在正三角形BCD中,BE的长=$\frac{\sqrt{3}}{2}$$\frac{\sqrt{2}}{2}\root{3}{\frac{4×78}{ρ{N}_{A}}}$cm,BO和OE的长之比为2:1,所以BO的长=$\frac{2}{3}$$\frac{\sqrt{3}}{2}$$\frac{\sqrt{2}}{2}\root{3}{\frac{4×78}{ρ{N}_{A}}}$cm=$\frac{\sqrt{6}}{6}$$\root{3}{\frac{4×78}{ρ{N}_{A}}}$cm,(AO的边长)2=($\frac{\sqrt{2}}{2}\root{3}{\frac{4×78}{ρ{N}_{A}}}$)2-($\frac{\sqrt{6}}{6}$$\root{3}{\frac{4×78}{ρ{N}_{A}}}$)2,x2=($\frac{\sqrt{6}}{6}$$\root{3}{\frac{4×78}{ρ{N}_{A}}}$)2+(AO的边长-x)2,所以x=$\frac{\sqrt{3}}{4}$$\root{3}{\frac{4×78}{ρ{N}_{A}}}$cm,
故答案为:$\frac{\sqrt{3}}{4}$$\root{3}{\frac{4×78}{ρ{N}_{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元素周期律、氢键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同时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结合正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苯酚是一种弱酸,滴加指示剂不变色 | |
B. | 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 |
C. |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会放出二氧化碳 | |
D. |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是m个 | B. | 一定是n个 | C. | 一定是(m+n)个 | D. | 可能是(m+n)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4 min时,M的转化率为80% | |
B. | 4 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8 mol•L-1•min-1 | |
C. | 4 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 | |
D. | 2 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 | |
步骤2: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若溶液褪色,说明其有Na2SO3 若溶液不褪色,说明其中没有Na2SO3 |
步骤3:再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 |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其中有Na2SO4,已经变质. 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其中没有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