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现有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按A、B、C、D、E、F、G的顺序递增.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且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原子能形成分别含10电子、18电子的两种阴离子,且C与F位于同一主族;D单质投入冷水中反应缓慢,投入沸水中迅速产生气泡;E的简单阳离子是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回答下列问题:
(1)B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ⅤA族.
(2)元素M位于E与F元素之间,且M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M、F、G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Cl>H2S>SiH4(用化学式表示).
(3)若选择三种试剂设计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B>A>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原理:Na2CO3+2HNO3═2NaNO3+CO2↑+H2O;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4)下列实验方法能证明D与E的金属性强弱关系的是A.
A.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B.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
C.比较D和E的单质分别与氯气、氧气、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的产物.

分析 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且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故A是碳元素;
C原子能形成分别含10电子、18电子的两种阴离子,故C为氧元素,能形成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分别为10电子和18电子;
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B为氮元素;
C与F位于同一主族,那么F为硫元素;
G也为短周期元素,故G应为氯元素;
E的简单阳离子是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故E为铝元素;
D单质投入冷水中反应缓慢,投入沸水中迅速产生气泡,且D原子序数小于Al,故D为镁元素,
(1)B为氮元素,处于第二周期第VA族;
(2)元素M位于Al与S元素之间,且M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故M为硅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Cl>S>Si,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SiH4
(3)硝酸酸性强于碳酸,故硝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故碳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硅酸;
(4)A、两者均为排在H之前的活泼金属,金属性强的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快;
B、铝为两性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镁不能与氢氧化钠副反应放出氢气;
C、Mg和Al均不是变价元素,故与氧气、氯气、硫反应产物均只有一种;

解答 解: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且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故A是碳元素;
C原子能形成分别含10电子、18电子的两种阴离子,故C为氧元素,能形成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分别为10电子和18电子;
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B为氮元素;
C与F位于同一主族,那么F为硫元素;
G也为短周期元素,故G应为氯元素;
E的简单阳离子是同周期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故E为铝元素;
D单质投入冷水中反应缓慢,投入沸水中迅速产生气泡,且D原子序数小于Al,故D为镁元素,
(1)B为氮元素,处于第二周期第VA族,故答案为:二;ⅤA;
(2)元素M位于Al与S元素之间,且M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故M为硅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Cl>S>Si,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2S>SiH4
故答案为:HCl>H2S>SiH4
(3)硝酸酸性强于碳酸,故硝酸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故碳酸与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硅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故答案为:Na2CO3+2HNO3═2NaNO3+CO2↑+H2O;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
(4)A、两者均为排在H之前的活泼金属,金属性强的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快,故A正确;
B、铝为两性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镁不能与氢氧化钠副反应放出氢气,此不能说明金属活泼性,故B错误;
C、Mg和Al均不是变价元素,故与氧气、氯气、硫反应产物均只有一种,不能说明金属活泼性,故C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以元素的推断为载体,主要考查的是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电子式的书写、元素所在周期表位置的判断等,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1)①~⑧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IA族.
(2)表中元素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⑤与⑦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
(4)②与④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其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④与⑥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其晶体类型属于离子晶体.
(5)表中元素①、②、③、⑥、⑦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⑥>⑦>②>③>①(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达到平衡,测得有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温度/k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H2) c(CO) c(CH3OH) c(CH3OH) 
400  0.20 0.10 00.080 
 400 0.40 0.20 0
 500 00 0.10 0.025
A.该方应的正反应吸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图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Ⅰ:△H>0,P2>P1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D.反应Ⅳ:△H<0,T2>T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能源.
(1)在25℃、101kPa下,16g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a kJ(a>0)的热量,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3O2(g)═CO2(g)+2H2O (l)△H=-2aKJ/mol.
(2)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能(焓变,△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E)有关.
①图1是N2(g)和H2(g)发生反应生成1mol NH3(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过程,请写出生成2mol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H=-92KJ/mol.
②已知:
化学键H-HN≡N
键能(kJ/mol)435943
试根据上表及图1中的数据计算N-H键的键能为390kJ/mol.
③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mol N2和3mol H2,10分钟后N2的转化率为15%,则该反应进行到此时共放出的热量为13.8kJ.
(3)①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工业上用CO2和H2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
CO2(g)+3H2(g)═CH3OH(g)+H2O(g)△H1=-53.7kJ/mol
CH3OCH3(g)+H2O (g)═2CH3OH(g)△H2=+23.4kJ/mol
则:2CO2(g)+6H2(g)?CH3OCH3 (g)+3H2O(g)△H3=-130.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生成一种盐X;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frac{3}{4}$,A、B、D、E这四种元素中,每一种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ⅠA族.
(2)C和E两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氧(填元素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CD(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3)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4)A与C间可形成负一价双原子阴离子,有10个电子,写出该阴离子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5)A、C、D、E四种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两种酸式盐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SO3-=H2O+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温度下,反应2A(g)?B(g)△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平衡后$\frac{c(A)}{c(B)}$=a,若改变某一条件,足够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状态,此时$\frac{c(A)}{c(B)}$=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b,则容器中可能使用了催化剂或恒温恒容下充入惰性气体
B.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气体,则a<b
C.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a<b
D.若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则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2所占的体积一定是22.4L
C.在标准状况下,N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质量为28g的CO气体,其体积约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二甲基-1-丁醇与2-甲基-2-丁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
C.根据核磁共振氢谱能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MnO4酸性溶液能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