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
B |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 向1mL 1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 FeCl3溶液 |
C |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 将混合气通入溴水洗气 |
D |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生成乙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NaOH过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D.温度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解答 解:A.溴乙烷在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NaOH过量,一定生成Fe(OH)3沉淀,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错误;
C.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与溴水不反应,可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温度不同,导致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平衡改变而向吸热方向移动,能达到目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侧重于物质的检验和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实验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木材作燃料 | B. | 用乙醇替代汽油 | C. | 开发风能 | D. | 开发地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K都是I A族的金属,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 |
B. | HCl的水溶液是强酸,推出HF的水溶液也是强酸 | |
C. | 由“2Fe+3Cl2=2FeCl3”反应可推出“2Fe+3I2=2FeI3”反应也能发生 | |
D. | 由“Cl2+H2O?HCl+HClO”反应可推出“F2+H2O?HF+HFO”反应也能发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元素代号 | X | Y | Z | M | R |
原子半径(×10-10m) | 1.60 | 1.86 | 0.75 | 0.74 | 1.02 |
主要化合价 | +2 | +1 | +5,-3 | -2 | +6,-2 |
A. |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含离子键和极性键 | |
B. |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M | |
C. |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低顺序为:R>M |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顺序为:X>Y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 |
B. | 该反应中有两种离子生成 | |
C. | 该反应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6mol | |
D. | 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