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晶项链是硅酸盐制品
B.硅单质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C.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D.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木材防火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存在Na+、Ba2+、Al、S2-、S
、S
。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沉淀甲的化学式为 。
(2)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淀丙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4)综合上述信息,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制氨:
N+OH-
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
N+OH-
NH3·H2O
C.氨水中加盐酸:NH3·H2O+H+====N+H2O
D.氨水中通入少量CO2:
CO2+NH3·H2O====N+HC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1年3月11日下午13时46分(北京时间)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遭受损坏而发生了核泄漏,引起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中核泄露的一种放射源是碘—1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碘—131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B.碘—131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
C.具有放射性的碘—131原子比普通碘—127原子多4个中子
D.131I2与127I2互为同位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为短周期元素①~⑧的部分性质。( )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m | 0.66 | 1.36 | 1.23 | 1.10 | 0.99 | 1.54 | 0.70 | 1.18 |
最高化合价 | +2 | +1 | +5 | +7 | +1 | +5 | +3 | |
最低化合价 | —2 | —3 | —1 |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①②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元素⑦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元素④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强
D.上表8种元素中,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现有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编排的总原则是按元素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排列,且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排成同一列 |
| B. | 一个族就是一列,一个周期就是一个横行 |
| C. | 指导人们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
| D. | 指导人们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合适的有机反应的催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