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由分类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盐酸都为强电解质
B.铁生锈、食物腐败都有氧化反应发生
C.糖类、蛋白质都为高分子化合物
D.一氯甲烷、二氧化碳都是极性分子

分析 A.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电解质;
B.铁生锈与食物腐败均属于缓慢氧化;
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二氧化碳属于非极性分子.

解答 解:A.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食物腐败与铁生锈均属于缓慢氧化,不易察觉,故B正确;
C.糖类中的单糖与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清洁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1)将煤转化成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应的△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CO2制备甲醇: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g) 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0~9min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0.25mol/L•min.
②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至0.5L时,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c(填字母序号)kJ.
a.0<Q<29.5    b.29.5<Q<36.75    c.36.75<Q<49   d.49<Q<98
③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L和X的关系如图2所示,L和X 分别表示温度或压强.i.X表示的物理量是温度. ii.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L1>L2
(3)利用铜基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由CO2和H2O制备CH3OH的装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工作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O2+6H++6e-=CH3OH+H2O.
(4)利用CO2和NH3为原料也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①:2NH3(g)+CO2(g)?NH2CO2NH4(s)△H1=-159.47KJ/mol
反应②:NH2CO2NH4(s)?CO(NH22(s)+H2O(g)△H2=+72.49kJ•mol-1
总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H=-86.98kJ•mol-1
则反应①的△H1=-159.47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CH2CH2Br与NH3反应生成(CH2CH22NH和HB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上述产物,CH2CH2Br与NH3的物质之比为2:1
B.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CH2CH2Br与HBr均属于电解质
D.CH2CH2Br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对相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 NaOH溶液,需要准确称量NaOH 1.920 g
B.学生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通常至少称量4次
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只能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换一容器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碳酸镁晶体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
实验一:合成碳酸镁晶体的步骤: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MgSO4溶液和NH4HCO3溶液;
②量取一定量的NH4 HCO3溶液于容器中,搅拌并逐滴加入MgSO4溶液,控制温度50℃,反应一段时间;
③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9.5,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镁晶体产品.
称取3.000g MgSO4样品配制250mL溶液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名称:A电子天平;B250mL容量瓶.配制溶液过程中定容后的“摇匀”的实验操作为把容量瓶瓶塞塞紧,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2)检验碳酸镁晶体是否洗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不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沉淀已洗干净.
实验二:测定产品MgCO3•nH2O中的n值(仪器和药品如图所示):

(3)实验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d→b(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abcde表示),其中Ⅱ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O2以便测定样品中碳元素的含量.
(4)加热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Ⅰ中的空气,然后称取装置Ⅱ、Ⅲ的初始质量.进行加热时还需通入N2的作用是将分解生成的气体全部带入装置Ⅱ或Ⅲ中,使其完全吸收,并防止倒吸.
(5)若要准确测定n值,至少需要下列所给数据中的b、c(填选项字母),写出相应1种组合情景下,求算n值的数学表达式:n=$\frac{22{m}_{3}}{9{m}_{2}}$.
a.装置Ⅰ反应前后质量差m1             b.装置Ⅱ反应前后质量差m2    c.装置Ⅲ反应前后质量差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工业合成气(CO2、CO、H2)在催化剂作用下,于密闭容器中同时存在如下三个反应:
I   CO2(g)+3H2(g)?CH3OH(g)+H2O(g)△H1=-58kJ.mol-l
ⅡCO(g)+2H2(g)?CH30H(g)△H2=-99kj.mol-l
ⅢCO(g)+H2O(g)?CO2(g)+H2(g)△H3=-41kJ.mol-l
在压强分别为Pi.P2且起始$\frac{n({H}_{2})}{n(CO)+n(C{O}_{2})}$为一定值条件下,反应体系平衡时CO的转化率(a)与温度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Pl<P2
B.升高温度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减小
C.恒压绝热下向反应器中加Ar(g).反应Ⅲ一定不移动
D.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时改变CO和CO2比例,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A、B、C、D、E、F、G、H八种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IA族.
(2)B与D可形成三原子分子X,X的电子式为
(3)E、F、H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Na+>Al3+(用离子符号表示).
(4)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5)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Z溶于水时能促进水的电离,测得Z的水溶液pH<7,其原因是NH4++H2O?NH3•H2O+H+(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6)盐Y由B、D、E组成.以熔融盐Y为电解质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H2+CO32--2e-=H2O+CO2
(7)用熔融盐Y的燃料电池作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 溶液至无色后继续电解一段时间.断开电路,向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溶液恢复到电解之前的体积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单质A、B与化合物甲、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必要的反应条件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且甲为红棕色粉末,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frac{\underline{\;高温\;}}{\;}$ Al2O3+2Fe.乙分别溶解于适量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将所得两种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化学式分别是Al2O3、NaAlO2
(2)若A是黄绿色气体,甲、乙两种气体相遇会产生白烟.甲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2NH3=N2+6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下列4种有机物:
①乙炔 ②甲苯 ③氟氯代烷 ④甘油,请将相应的序号
填入空格内.
(1)属于芳香烃,可用于合成炸药的是②;
(2)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但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是③;
(3)通常用于配制化妆品的是④;
(4)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