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
H+(aq)+OH-(aq)=H2O(l);△H=-57.3k kJ•mol-1
又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frac{1}{2}$H2SO4(浓)+$\frac{1}{2}$Ba(OH)2(aq)=$\frac{1}{2}$BaSO4(aq)+H2O(l);△H=-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H=-Q3 kJ•mol-1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大小关系是(  )
A.Q2>Q3>Q1B.Q2>Q1>Q3C.Q1=Q2=Q3D.Q2=Q3>Q1

分析 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浓硫酸稀释放热来解答.

解答 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H-(aq)=H2O△H=一57.3kJ/mol,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frac{1}{2}$H2SO4(浓)+NaOH(aq)=$\frac{1}{2}$Na2SO4(aq)+H2O(l)△H=-Q2 kJ•mol-1
HNO3(aq)+KOH(aq)═KNO3(aq)+H2O(l)△H=-Q3kJ•mol-1
而醋酸的电离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则放出的热量为Q2>Q3>Q1,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明确中和热的概念及弱电解质的电离、浓硫酸溶于水的热效应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把表面已锈蚀的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铁片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有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
(2)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由浅绿色变为棕色,此反应的还原剂是Fe2+,它的氧化产物是Fe3+.由此可知,酸性条件下NO3-的氧化性>(填“>”“=”或“<”)Fe3+的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现有A、B、C、D四种电解质分别完全溶于水,所得四种溶液中含H+、Ba2+、Al3+、Na+、HCO3-、Cl-、OH-、SO42-八种离子(不考虑水解).为了检验这四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A的溶液分别与另三种物质反应,依次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气体、白色沉淀、气体.
②经测定,A和D的溶液显碱性,B和C的溶液pH<7.B与D的溶液反应产生两种沉淀,当D的量增大时,其中一种沉淀不断溶解,最终还存在一种沉淀.
③C与D的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经测定,该反应的产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是盐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的溶液显碱性的原因:HCO3-+H2O?H2CO3+OH-
(2)A与B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CO3-═Al(OH)3↓+3CO2↑.
(3)B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SO42-)>c(Al3+)>c(H+)>c(OH-).
(4)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和D的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Al3++3OH-=BaSO4↓+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原子数相同的N2和C2H6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2
C.等体积的O2和N2D.质量相等的N2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验证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验证铁钉发生吸氧腐蚀制备少量的氧气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阶段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 2NH3(g) kJ·mol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关系:

(1)浓度c1与c2_________________;2c2与c3________________

(2)能量a与b __________________;2b与c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p1与p2_________________;2p2与p3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率α1与α2________________;α2与α3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阶段考一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I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以左右移动,F受压力恒定.甲中充入2mol A和1mol B,乙中充入2mol C和1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的2到4之间

B.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1处,则乙中C的转化率小于50%

C.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大于4

D.如图II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则y轴可表示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或A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2O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Cu2O的方法
(a)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备Cu2O;
(b)用葡萄糖还原新制的Cu(OH)2悬浊液制备Cu2O;
(c)电解法制备Cu2O.原理如右图所示反应为:2Cu+H2O=Cu2O+H2↑,则铜作为阳极;
(d)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和水蒸气.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4Cu(OH)2+N2H4 $\frac{\underline{\;\;△\;\;}}{\;}$2Cu2O+N2+6H2O.
Ⅱ用制得的Cu2O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Cu2O光照
(1)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纳米级Cu2O并通入10.0mol水蒸气,发生反应:
2H2O(g)?2H2(g)+O2(g)△H=+484kJ•mol-1
T1温度下不同时段产生O2的量见下表:
时间/min20406080
n(O2)/mol1.01.62.02.0
前20min的反应速率 v(H2O)=5.0×10-5 mol.L-1.min -1;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frac{{c}^{2}({H}_{2})•c({O}_{2})}{{c}^{2}({H}_{2}O)}$;若T2温度下K=0.4,T1>T2(填>、<、=)
(2)用以上四种方法制得的Cu2O在某相同条件下分别对四份 相同质量的水催化分解,产生的氢气经干燥装置并用针筒收集;V(H2)随时间t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双选题).
A.d方法制得的Cu2O能使水剧烈分解并放出热量
B.d方法制得的Cu2O颗粒最小,表面活性大,所以催化效果明显.
C. c、d 产生的氢气总体积不同可能和水的蒸发有关
D. d方法制得的Cu2O作催化剂时,水的平衡转化率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下列装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发生氧化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B.碳棒上有气体逸出
C.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bD.反应后a极质量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