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
A.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
B.镀锌的铁比镀锡的铁耐用
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速率加快
D.银制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分析 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说明该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只能发生化学腐蚀,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来分析解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原电池正极的金属被保护.

解答 解:A.锌、铁和电解质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铁作正极,所以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故A不选;
B.锌、铁和电解质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被腐蚀,铁作正极被保护,锡、铁和电解质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加速被腐蚀,所以镀层被划破后,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腐蚀,所以可以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故B不选;
C.锌置换出铜,锌、铜和电解质溶液能构成原电池,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所以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故C不选;
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电化学腐蚀与化学腐蚀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2Fe(SO42②(NH42CO3③(NH42SO4,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
B.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pH=7,则c(NH4+)>c(Cl-
C.0.2mol/L 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c(H2CO3
D.0.1mol/L的NH4Cl溶液与0.05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显碱性:c(Cl-)>c(Na+)>c(NH4+)>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了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Cu2+、SO42-、Mg2+、Cl-
B.1.Omol•L-1的HNO3溶液:K+、Fe2+、Cl-、SO42-
C.1.Omol•L-1 的KI溶液:Na+、Fe3+、Cl-、SO42-
D.l.Omo•L-1的 CaCl2溶液:Na+、K+、Cl-、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回答下列问题:
(1)若烃A为链烃,与HBr加成后只能得到一种产物,且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①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是2,3-二甲基-2-丁烯.
②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CH32C=C(CH32$\stackrel{一定条件}{→}$
③A与足量的溴水反应生成B,B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可以得到D,B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D)+81=M(B).则D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溴原子和碳碳双键(填名称).
(2)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链烃A中有三个峰,峰面积比为3:2:1,且无顺反异构.写出A的结构简式或(CH3CH22C=C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9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操作是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则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
(4)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碱石灰(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5)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常温下,0.1mol/L亚硝酸钠溶液pH>1
c.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a+)+c(H+)=c(NO2-)+c(OH-
d.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O2-)>c(N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minn(MgSO4)/moln(CO)/moln(SO2)/mol
02.02.00
20.8
41.2
6   1.22.8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CO)=0.6mol/(L•min)
B.4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mol的SO2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mol,则平衡时n(SO2)=0.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一定条件1L和2L的甲、乙两密闭容器内同时充入2molA和2molB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H=QkJ•mol-1,保持甲、乙两容器温度不变且相同,两容器中有关A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1)根据上述图象判断,x=3(填“>”“=”或“<”).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3}(C)}{{c}^{2}(A)×c(B)}$,已知温度升高时,K值减小,则Q<0(填“>”“=”或“<”).
(2)用B物质表示从0~3min内乙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B)=0.083mol/(L.min).(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3)能说明甲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填编号)
a.2n(A)=n(B)=x•n(C)
b.c(A)、c(B)、c(C)保持一个定值
c.x•v(B)=v(C)
d.甲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甲、乙两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耗时间相同,原因可能是乙中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