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 NO2(g)?N2O4(g)△H<0
B.在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 达平衡后,加入少量K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在两支盛有双氧水的试管中,一支加入FeCl3溶液,反应明显加快,而另一支中加入CuSO4溶液,反应加快但不明显,说明催化剂具有较强选择性
D.用MnO2做催化剂,催化双氧水的分解,是因为MnO2可降低该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分析 A.颜色变浅,则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据此判断焓变;
B.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无影响;
C.一支加入FeCl3溶液,反应明显加快,说明氯化铁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而另一支中加入CuSO4溶液,现象不明显,说明硫酸铜无催化作用;
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 解:A.“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2 NO2(g)?N2O4(g)△H<0,故A正确;
B.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对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无影响,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一支加入FeCl3溶液,反应明显加快,说明氯化铁对反应有催化作用,而另一支中加入CuSO4溶液,现象不明显,说明硫酸铜无催化作用,可说明催化剂具有较强选择性,故C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以及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数为0.2NA
B.2L 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硫的化合物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辉铜矿(Cu2S)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Cu2S+3O2═2Cu20+2SO2△H=-773kJ•mol-1
当放出154.6kJ热量时,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mol.
(2)某研究小组把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溶液,然后用标准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标准浓度的I2溶液所用滴定管为酸式(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滴定中使用的指示剂的名称为淀粉试液,反应的离子方程为H2SO3+I2+H2O=4H++SO42-+2I-
(3)利用反应2SO2+O2+2H20═2H2SO4,可以处理SO2尾气,若将该反应设计为稀硫酸作电解质的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SO2+2H2O-2e-═4H++SO42-,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现将NaCl和NaHCO3混合液、CuSO4溶液各400ml.分別盛放在两电解池中,将插入两溶液中的惰性电扱串联,以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
①刚开始时,NaCl和NaHCO3混合液阴极反应式为2H++2e-═H2↑,NaCl和NaHCO3混合液的pH升高的比较缓慢,原因是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导致PH缓慢变化.
②向电解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0.01molCu2(OH)2CO3恰好使该溶液恢复原来的状态,則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最为0.06.当有0.04mol电子发生转移时,该溶液的pH=1(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取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盐酸,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与滴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o溶液、点b溶液、点d溶液的pH都大于7
B.点b溶液中:c(Na+)+c(H+)=c(CO32-)+c(OH-)+c(HCO3-)+c(Cl-
C.点o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2CO3
D.点a溶液中:c(Na+)>c(CO32-)>c(HCO3-)>c(Cl-)>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H1=-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用△H3表示,则△H3<△H1
B.碳的燃烧热用△H3表示,则△H3>△H1
C.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值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57.3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和计算机芯片的材料都是二氧化硅
B.蛋白质只含C、H、O、N四种元素
C.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D.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水质稳定剂是由马来酸酐和乙酸乙烯酯聚合而成,可有效防止水垢的产生,马来酸酐可由马来酸分子内脱水制得.马来酸酐分子中含有五个原子构成的环装结构,马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实验室为CHO,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个波峰,面积比为1:1.1mol马来酸最多可与含1molBr2的溴水加成.
①马来酸的分子式为C4H4O4
②马来酸不能发生的反应是ce(填写序号).
a.加成反应  b.氧化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e.水解反应  f.加聚反应
③马来酸酐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溶液中可能存在Na+、Al3+、Fe2+、NH4+、NO3-、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B一定是NH3
B.白色沉淀一定是Al(OH)3
C.溶液中一定存在Al3+、Fe2+、NH4+、NO3-
D.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大量的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烧碱中的杂质不和酸反应),请根据实验回答:
(1)将称量好的4.3g烧碱样品配制成250mL待测液,配制过程使用的主要仪器除250mL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有一种必须使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2)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0.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3)用0.20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液,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如果实验操作正确,从滴定开始到结束,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可以出现的是BC(填答案字母序号)
A.c(Na+)>c(Cl-1)>c(H+)>c(OH-
B.c(Na+)>c(OH-)>c(Cl-1)>c(H+
C.c(Na+)+c(H+)=c(OH-)+c(Cl-1
D.c(Na+)+c(H+)>c(OH-)+c(Cl-1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c(NaOH)=0.40mol/L,烧碱的纯度为93.0%(保留整数)
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
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10.000.5020.40
第二次10.004.0024.10
(6)经过分析发现,本次实验的测定结果比烧碱的实际纯度偏高,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是BCD(填答案字母序号)
A.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B.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D.不小心将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面
E.滴定接近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