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洗涤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配制100 mL 1.0 mol·L-1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于烧杯中,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
A.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可燃冰(CH4·8H2O)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是原子晶体,Y是分子晶体,则熔点:X<Y
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 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上转变为图2所示结构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1)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铁晶体中铁原子以________键相互结合。
(2)在1 183 K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个;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为__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BaCl2溶液变浑浊 | SO2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了BaSO3沉淀 |
B | Na2S溶液变浑浊 | SO2与Na2S溶液反应产生了S单质 |
C | KMnO4溶液褪色 | SO2具有还原性 |
D | 品红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64 g铜箔加入到盛有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试管中加热。
(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请解释原因。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钠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出,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X是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该原子如果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小于其次外层和最内层的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整数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X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一定为H2X
C.X的单质一定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X元素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烧碱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