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B.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
C.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c(CH3COO-)>c(H+)>c(Na+)>c(OH-
D.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c(OH-

分析 A.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碘化银,则氯离子浓度大于碘离子;
B.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n(Na)=3n(C2O4);
C.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少量,存在大量醋酸和少量醋酸钠分析;
D.pH=1的NaHS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碘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则氯离子浓度大于碘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Ag+)>c(Cl-)>c(I-),故A正确;
B.含等物质的量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4-)+c(C2O42-)+c(H2C2O4)],故B错误;
C.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少量,存在大量醋酸和少量醋酸钠,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H)>c(CH3COO-)>c(H+)>c(Na+)>c(OH-),故C正确;
D.pH=1的NaHS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SO42-)+c(OH-),物料守恒c(Na+)=c(SO42-)得到c(H+)=c(SO42-)+c(OH-),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难溶物溶解平衡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试题知识点较多,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的含义,明确难溶物溶解平衡及其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某无色溶液M可能含有离子OH-、HCO3-、CO32-、SO42-、SiO32-、AlO2-、NH4+、MnO4-、Cu2+、Mg2+、Na+、Fe3+中的若干种.取一定量的M溶液滴加盐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HCO3-与Al3+和AlO2-均要反应,不共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NH4+、SO42-
B.最终溶液中最少含2种溶质
C.原溶液中n(NaAlO2):n(Na2CO3)=1:1
D.滴加盐酸初始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32-+H+═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我国废水三级排放标准规定: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溴水测定某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其原理如下:

①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25.00mL待测废水于250mL锥形瓶中.
步骤2:将4.5mL 0.02mol/L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0.1mol/L KI溶液,振荡.
步骤4:加入1~2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再用0.01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15mL.(反应原理:I2+2Na2S2O3═2NaI+Na2S4O6
步骤5:将实验步骤1~4重复2次.
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颜色.
③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18,8mg/L.
④步骤3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测得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电解水时加入Na2SO4溶液
B.向K2Cr2O7溶液中滴加MaOH溶液后变黄色
C.石灰岩雨水溶蚀形成溶洞
D.用TiCl4与水反应制备T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不变的是(  )
A.C3H6、C4H4O2B.C3H8、C4H6OC.CH4O、C3H4O5D.C2H2、C6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1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D.
A.水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细沙盖灭
(2)硝酸铵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在强热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可以得到一种无色气体和另一种红棕色的气体等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4NH4NO3=3N2↑+2NO2↑+8H2O;若标况下产生13mol的气体生成,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1.2mol.
(3)硝酸铵和碱溶液反应生成的氨气,可以形成氨气--空气燃料电池.其反应原理为NH3+O2→N2+H2O(未配平),则电解质溶液应显碱性(填“酸性”、“中性”或者“碱性”,负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NH3-6e-+6OH-=N2+6H2O.
(4)以TiO2为催化剂,可以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在酸性条件下,NaCNO继续与NaClO反应生成N2、CO2、NaCl等. 请写出NaCNO在酸性条件下被NaClO氧化的离子方程式2CNO-+3ClO-+2H+=N2↑+2CO2↑+3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7.如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B、C、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l、C、H2O、Na2O2(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Na2O2=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反应②中,若B与F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CO2、CO(填化学式);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乙醇燃烧
C.丙烷与氯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D.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