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向某无色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Ag+ |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 |
C. |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说明NH4Cl固体可以升华 | |
D. |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橙红色,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 |
分析 A.可能生成硫酸钡沉淀;
B.可能含有HCO3-;
C.氯化铵不稳定,解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易生成氯化铵;
D.溶液下层呈橙红色,说明生成溴.
解答 解:A.加入氯化钡,可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或氯化银沉淀,先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故A错误;
B.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可能含有HCO3-,不一定含有CO32-,故B错误;
C.氯化铵不稳定,解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再温度稍低时氨气和氯化氢易生成氯化铵,故C错误;
D.溶液下层呈橙红色,说明生成溴,可说明Br-还原性强于C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的检验、还原性比较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B. |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
C. | 蒸馏操作时,使用的冷凝水应该由低往高流,形成逆流 | |
D. |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子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体 | |
B. | 用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 |
C. | 分馏石油时,温度计的末端必须插入液面下 | |
D. | 配制新制Cu(OH)2溶液时,在2mL10% CuSO4溶液中滴入几滴2%NaOH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温度下,0.1mol•L-1的醋酸溶液PH=3,则其电离常数Ka≈1.0×10-4 | |
B. | Ka、Kb、Kh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C. | 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则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h=Ka•Kw | |
D. | 因为Ksp(AgCl)<Ksp(AgOH),所以AgCl不溶于稀硝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 |
B.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Al3++3OH-═Al(OH)3↓ | |
C. |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 | |
D. |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镀件上镀铜时,将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 |
B. | 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 |
C. | 碱性电池负极由锌片改为锌粉,可大幅提高放电电流 | |
D. |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向硫酸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 | 甲 | 乙 | 丙 |
A | NaHCO3 | HCl | Ca(OH)2 |
B | O2 | SO2 | NaOH |
C | NH3 | NO2 | H2O |
D | H2SO4(浓) | Fe | S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