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A-D表示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实验示意图,E-F表示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实验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共有4处):
a.A处硝酸银滴入氨水中          b.C处酒精灯加热错误
c.E处稀硫酸       d.F处导管插入液面下
(2)若乙醛的银镜反应做成功后,清洗D处试管附着物的常用试剂是稀硝酸(HNO3),在F处的试管中盛放的饱和Na2CO3溶液溶液.

分析 (1)A配制银氨溶液时应该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C应该用水浴加热;E应该用浓硫酸;F吸收乙酸乙酯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D中试管的附着物为银单质,通常用稀硝酸溶解;F处吸收乙酸乙酯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解答 解:(1)根据图示可知,错误的操作方法有:a.A处硝酸银滴入氨水中错误,应该将氨水滴入硝酸银溶液;b.C处酒精灯加热错误,应该用水浴加热;c.E处稀硫酸错误,应该用浓硫酸;d.F处导管插入液面下错误,容易发生倒吸现象,
故答案为:C处酒精灯加热错误;E处稀硫酸;
(2)若乙醛的银镜反应做成功后,D处试管的附着物为Ag单质,稀硝酸能够溶解银,所以清洗D处试管附着物的常用试剂是稀硝酸;在F处的试管中盛放的试剂用于吸收乙酸乙酯,由于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且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所以通常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
故答案为:稀硝酸(HNO3);饱和Na2CO3溶液.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F2>Cl2>Br2>I2B.KCl>NaCl,CaO>MgO
C.Rb>K>Na>LiD.SiO2>CaCl2>CBr4>CF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工业中利用镁制取硅:2Mg+SiO22MgO+Si,同时有副反应发生:2Mg+SiMg2Si,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SiH4在常温下是一种不稳定、易分解的气体.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
(1)由于氧气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b(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让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
当反应开始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进行.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Mg2Si+4HCl═2MgCl2+SiH4↑;
②SiH4+2O2═Si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苯甲酸及其钠盐可用作乳胶、牙膏、果酱及其它食品的防腐剂,也可用作染色和印色的媒染剂.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制备原理如图1和实验主要装置如图2:
已知:①甲苯为无色澄清液体,微溶于水,沸点110.6℃.
     ②苯甲酸的熔点为122.4℃.
     ③苯甲酸在25℃和95℃时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和6.8g.
实验流程:
Ⅰ、往三颈烧瓶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回流反应4小时.
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B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Ⅲ、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24.00 24.10 22.40  23.90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球形)冷凝管;
(2)判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实验现象是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
(3)洗涤时,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B
    A、冷水      B、热水      C、乙醇        D、乙醇-水混合物
(4)根据实验流程Ⅱ,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操作B的名称过滤;
②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将过量的KMnO4反应掉,防止其与浓盐酸反应;
(5)实验所得的苯甲酸在结晶过程中常裹携KCl析出,除去产品中KCl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重结晶;
(6)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BaSO4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的方程式为BaSO4(s)?Ba2+(aq)+SO42-(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1)△H=-67.7kJ/mol
②H+(aq)+OH-(aq)═H2O(1)△H=-57.3kJ/mol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F电离吸热
B.水解消耗0.1 mol F时,吸收的热量为6.77 kJ
C.中和热均为57.3 kJ/mol
D.含0.1 mol HF、0.1 mol NaOH的两种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6.77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白纸上滴加浓硫酸后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数字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所有p电子数比s电子总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
(2)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1,该元素的最高正价是+6.
(3)元素⑩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Ⅷ族、d区.
(4)表中元素⑥的氢化物的还原性比元素⑤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弱(填强或弱)
(5)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电离能)(KJ•mol-):
X
失去第一个电子(I1519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I27296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I311799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I411600
表中X可能为以上10种元素中的铝元素(填元素名称);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全充满的稳定结构,能量较低,难于再失去第二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砷(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3弱(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氧化物有As2O3和As2O5,其中As2O5热稳定性差.根据如图2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As2O5(s)=As2O3(s)+O2(g)△H=+295.4 kJ•mol-1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_{4}^{3-}$+2I-+2H+?AsO${\;}_{3}^{3-}$+I2+H2O.图2装置中,C1、C2是石墨电极.
①A中盛有棕色的KI和I2的混合溶液,B中盛有无色的Na3AsO4和Na3AsO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并向B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向右偏转.此时C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sO42-+2H++2e-=AsO32-+H2O.
②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中滴加过量浓NaOH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填“不动”、“向左偏”或“向右偏”).
(4)利用(3)中反应可测定含As2O3和As2O5的试样中的各组分含量(所含杂质对测定无影响),过程如下:
①将试样溶于NaOH溶液,得到含AsO${\;}_{4}^{3-}$和AsO${\;}_{3}^{3-}$的混合溶液.
As2O5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s2O5+6OH-═2AsO43-+3H2O.
②上述混合液用0.025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消耗I2溶液20.00mL.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又用0.100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溶液30.00mL.(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试样中As2O5的质量是0.11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