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肼(N2H4)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有机合成及电池燃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右图所示,则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含有0.10mol CuSO4和0.10mol NaCl的混合溶液100mL,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20mol电子,且电解池的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68 L;
(2)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剂,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2NO2(g)?N2O4(g)△H=-52.7kJ•mol-1
试写出气态肼在气态四氧化二氮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 (g)△H=-947.6kJ•mol-1
(3)已知:2NO2(g)?N2O4(g)△H=-57.2kJ•mol-1.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进行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frac{c({N}_{2}{O}_{4})}{{c}^{2}(N{O}_{2})}$,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若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D.升高温度.

分析 (1)利用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判断负极反应原料,然后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及溶液中放电离子先后顺序计算出阳极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及体积;
(2)①N2(g)+2O2(g)=2NO2(g)△H=-67.7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③2NO2(g)?N2O4(g)△H=-52.7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
(3)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该反应方程式进行解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平衡向着逆向移动;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要提高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只要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可.

解答 解:(1)由原电池可知,肼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肼为负极,负极生成产物为氮气和水,则负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
用此电池作电源电解含有0.10mol CuSO4和0.10mol NaCl的混合溶液100mL,溶液中含有氯离子0.1mol,0.1mol氯离子完全放电转移了0.1mol电子;假如电路中转移了0.20mol电子,其中有0.1mol电子用于生成0.05mol氯气;还有0.1mol电子用于生成氧气,则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frac{0.1mol}{4}$=0.025mol,所以阳极总共生成了:0.05mol+0.025mol=0.075mol气体,标况下0.625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mol×0.075mol=1.68L,
故答案为:N2H4+4OH--4e-=N2+4H2O;1.68;
(2)①N2(g)+2O2(g)=2NO2(g)△H=-67.7kJ•mol-1
②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1
③2NO2(g)?N2O4(g)△H=-52.7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可知,②×2-③-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H=△H2×2-△H1-△H3=-947.6 kJ•mol-1
故答案为:2N2H4(g)+N2O4(g)=3N2(g)+4H2O (g)△H=-947.6 kJ•mol-1
(3)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进行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N}_{2}{O}_{4})}{{c}^{2}(N{O}_{2})}$;
反应2NO2(g)?N2O4(g)△H=-57.2kJ•mol-1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四氧化二氮浓度减小,所以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的可逆反应,要使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改变反应物的浓度、体系的压强、温度等,
A、减小N02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02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02的转化率提高,故B正确;
C.增加N02的浓度,相当于体系压强增大,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02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02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
故答案为:$\frac{c({N}_{2}{O}_{4})}{{c}^{2}(N{O}_{2})}$; 减小;BC.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影响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注意明确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物质的浓度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和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又转变为MnO2和KMnO4,滤去MnO2沉淀,浓缩溶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KMnO4
①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3MnO2+6KOH+KClO3 $\frac{\underline{\;高温\;}}{\;}$3K2MnO4+KCl+3H2O
②由K2MnO4转变为KMnO4的离子方程式为:3MnO42-+4H+═MnO2↓+2MnO4-+2H2O
(2)医学上常用酸性KMnO4溶液和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来测血液中血钙的含量.测定方法是:取2ml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2C2O4溶液,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H2C2O4后,再用KMnO4溶液滴定.
①溶解沉淀时,不能(“能”或“不能”)用稀盐酸,原因是因为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KMnO4能氧化Cl- 消耗高锰酸钾
②滴定时,用酸(“酸”或“碱”)式滴定管装KMnO4溶液,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当滴下最后一滴KMnO4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③若上述滴定中消耗了1.0×10-4mol/LKMnO4的溶液20mL,则200mL该血液中含钙0.02克.(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定量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碱中和滴定--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①下列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C
A.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过,再用未知液润洗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D.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②该学生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碱式滴定管取稀NaOH 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酚酞做指示剂.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酸式滴定管用标准的HCl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C→B→A→D→G→F
(2)氧化还原滴定--为了分析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Fe2++MnO${\;}_{4}^{-}$+8H+═5Fe3++Mn2++4H2O
①KMnO4标准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四次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19.90mL、20.00mL、20.10mL、20.60mL.计算该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480%.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C.
银盐
性质
AgClAgBrAgCNAg2CrO4AgSCN
颜色浅黄砖红
溶解度(mol•L-11.34×10-67.1×10-71.1×10-86.5×10-51.0×10-6
A.   NaCl     B. NaBr       C.  Na2CrO4     D.NaC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p1>p2B.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b
C.a点:2v(NH3═3v(H2D.a点:NH3的转化率为$\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为放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如图为反应速率(ν)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由图判断,在t1时刻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c(填写编号).
a.增大N2的浓度
b.扩大容器体积
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
改变条件后,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不变(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CaO2(过氧化钙)在医用防腐、消毒等方面应用广泛.它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易溶于酸,温度过高易分解释放出氧气.实验室以大理石(含少量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及含量测定如图1:
(一)过氧化钙的制备流程

己知:CaC1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
(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适量稀盐酸,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
(2)步骤②的装置示意图如图2,此步骤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冷水浴、磁力搅拌、缓慢滴加H2O2溶液.
(3)步骤⑤恒温烘箱的温度应控制在120℃左右的目的是使CaO2•8H2O分解成CaO2,同时又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使CaO2分解.
(二)过氧化钙的含量测定
方法一:取0.1350g产品于锥形瓶中,先酸化生成H2O2,再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生成的H2O2,平行测定多次.
(4)上述酸化过程中,选用盐酸而不选用硫酸的可能原因是硫酸与CaO2反应生成硫酸钙是微溶的物质,覆盖在CaO2的表面,阻止反应进行.
方法二:取0.1350g产品于硬质玻璃管中,加热,收集气体,平行测定多次.
(5)方法二可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
仪器A 的名称碱式滴定管;读取气体体积的具体方法上下移动碱式滴定管,使碱式滴定管与量筒的液面相平,平视凹液面底部,分别读取加气体前后的滴定管的刻度.
(6)方法二数据记录如表(标况下),产品中过氧化钙的含量80%(以质量分数表示).
测定次数收集前读数/mL收集后读数/mL
第1次21.064.24
第2次23.526.72
第3次22.415.63
第4次20.807.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海水晒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限用硝酸、硫酸、盐酸、醋酸、钠盐、钾盐、钡盐相互反应,符合离子方程式2H++CO32-═H2O+CO2↑的化学方程式个数有(  )
A.5B.8C.10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向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的相应气体后,下列各组离子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
A.氯气:K+、Na+、SiO32-、NO3-B.二氧化硫:Na+、NH4+、SO32-、C1-
C.硫化氢:H+、K+、MnO4-、SO42-D.氨气:K+、Na+、AlO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