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①_____,②_____。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图中的燃料电池也可以用A和氧气为原料。已知A分子是由碳和氢两元素的原子构成,并且8.00 g A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实验测得在298 K时,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890 kJ的热量。
①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②写出1 mol该气体燃烧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已知1 mol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④若该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则: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题型:022
(1)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图中的燃料电池也可以用A和氧气为原料.已知A分子是由碳和氢两元素的原子构成,并且8.00 g A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实验测得在298 K时,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890 kJ的热量.
①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
②写出1 mol该气体燃烧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③已知1 mol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④若该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则:电池总反应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12分)(1)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①_____,②_____。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图中的燃料电池也可以用A和氧气为原料。已知A分子是由碳和氢两元素的原子构成,并且8.00 g A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实验测得在298 K时,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890 kJ的热量。
①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②写出1 mol该气体燃烧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已知1 mol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④若该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则:电池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届陕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1)氢能源是21世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之一,它既是绿色能源,又可循环使用。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上循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式,以完成理想的氢能源循环体系图(循环中接受太阳能的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①_____,②_____。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过程Ⅱ应是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2)图中的燃料电池也可以用A和氧气为原料。已知A分子是由碳和氢两元素的原子构成,并且8.00 g A中含有3.01×1023个分子。实验测得在298 K时,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890 kJ的热量。
①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②写出1 mol该气体燃烧时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已知1 mol液态的水变成气态水时需要吸收44 kJ的热量,则1 mol该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④若该燃料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则:电池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