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A、B、C、D、E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4.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D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N<O;
(2)化合物C2D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
(3)B、D、E三元素能形成化合物E(BD)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据此可判断E(BD)5晶体为分子晶体,(填晶体类型)基态E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3s23p63d4
(4)化合物CA3的沸点比化合物BA4的高(填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NH3分子之间有氢键;
(5)C的第一电离能大于D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满状态,是一种稳定结构;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A2BD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而BD2为直线形,BA4为正四面体形
b.A2BD和BD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2杂化,而CA3分子中采取sp3杂化
c.N是非极性分子,且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
d.BD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分析 A、B、C、D、E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为1s22s22p2,故B为碳元素;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D为氧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C为N,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则N为苯,所以A为H,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4,则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3s23p63d44s2,故E为Ti,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是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B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种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原子核外电子数排布为1s22s22p2,故B为碳元素;D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故D为氧元素;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C为N,A、B二种元素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则N为苯,所以A为H,E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4,则E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3s23p63d44s2,故E为Ti,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之间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弱,则电负性为H<C<N<O,
故答案为:H<C<N<O;
(2)化合物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也相似,二氧化碳为直线型,所以N2O为分子的空间构型也为直线型,
故答案为:直线型;
(3)B、D、E三元素能形成化合物Ti(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熔沸点较低,所以Ti(CO)5晶体为分子晶体,Ti为22号元素,所以基态Ti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3s23p63d4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1s22s22p43s23p63d4
(4)由于NH3分子之间有氢键,所以沸点比化合物CH4的高,
故答案为:高;NH3分子之间有氢键;
(5)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满状态,是一种稳定结构,所以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
故答案为: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满状态,是一种稳定结构;
(6)a.H2CO为甲醛,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而CO2为直线形,CH4为正四面体形,故a正确;
b.H2CO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2杂化,和CO2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取sp杂化,而NH3分子中采取sp3杂化,故b错误;
c.苯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只存在一个π键,所以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2:1,故c错误;
d.CO2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晶体是原子晶体,所以CO2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液化温度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  )
A.HBr>HCl>HFB.锂>钾>钠
C.NaF>NaCl>NaBrD.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7个主族.
(2)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ⅠA族,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ⅤⅡA族,
(3)碳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二周期ⅣA族.其氢化物中含氢量最大的一类物质为烷烃(填烷烃、烯烃、炔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 HCO${\;}_{3}^{-}$+CH3COOH═CH3COO-+H2O+CO2
B.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C.Fe2O3溶于HI溶液中 Fe2O3+6H++2I-═2Fe2++3H2O+I2
D.过量CO2通入NaAlO2溶液中:2AlO${\;}_{2}^{-}$+CO2+3H2O═2Al(OH)3↓+CO2${\;}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装置中X和Y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mL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电极表面开始没有气体产生,后来与Y电极产生的无色气体体积相同(标况);停止电解,取出X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不考虑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Y电极是阳极
B.X电极产生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6L
C.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
D.电解后溶液的p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呵护生存环境,共建和谐社会.
(1)2012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多哈召开,各国共商大计,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属于温室气体的是②(填序号).①SO2        ②CO2        ③NO2
(2)自行车的部分构件有:①钢圈 ②轮胎 ③车灯外壳.其中属于合金的是①;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或③(每空只填一种构件的序号).
(3)废旧的钢圈、轮胎应投入如图1所示A(填“A”或“B”)标志的垃圾桶中.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2对照实验:

【实验现象】数天后铁钉锈蚀情况:A无锈蚀,B无锈蚀,C有锈蚀:
【实验结论】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金属表面与空气接触;
【结论分析】铁钉生锈主要属于电化学腐蚀(填“化学”或“电化学”);
【拓展应用】写出金属防护的一种常用方法涂上油漆(或改变金属内部结构、表面镀铬防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A(g)+2B(g)?3C(g).如图是A的反应速率v(A)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A的浓度:a点小于b点
B.该反应的某种生成物可能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C.曲线上的c、d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
D.A的平均反应速率:ab段大于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1)晶体硅(熔点1 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Si(粗)$→_{460℃}^{Cl_{2}}$SiCl4$\stackrel{蒸馏}{→}$ SiCl4(气)$→_{1100°C}^{H_{2}}$Si(纯)
写出SiCl4的电子式:;在上述由SiC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a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SiCl4(g)+2H2(g)$\frac{\underline{\;1100℃\;}}{\;}$Si(s)+4HCl(g)△H=+0.025a kJ•mol-1
(2)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 CuCl(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CuCl(s)+O2(g)=2CuCl2(s)+2CuO(s)△H=-177.6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9H10O3
B.M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 M完全燃烧消耗10 mol O2
D.1 mol M能与足量Na反应生成0.5 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