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pH=3的溶液中:Na+、NO3-、Fe2+、SO42- | |
B. | 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CH3COO-、SO42-、NO3- | |
C. | 某酸性溶液中Na+、ClO?、SO42?、I? | |
D. | 在0.1mol•L-1 AlC13溶液中:H+、Na+、Cl-、NO3- |
分析 A.pH=3的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
C.酸性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解答 解:A.pH=3的溶液,显酸性,H+、NO3-、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NH4+,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H3COO-,故B错误;
C.酸性溶液中ClO?、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3+、Na+、OH-、Cl- | B. | Na+、K+、NO3-、Cl- | ||
C. | Cu2+、Mg2+、CO32-、Cl- | D. | H+、Na+、MnO4-、SO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Ⅰ |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氯气有漂白性 |
Ⅱ |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 有无色气泡产生 |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Cl水溶液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有沉淀析出 | |
B. | Cl-浓度增大,使平衡向生成氯化钠的方向移动,生成NaCl(s) | |
C. | 酸的存在降低了Ksp(NaCl)的数值 | |
D. | Ksp(NaCl)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浓度,能使Ksp(NaCl)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1表示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kJ•mol-1 | |
B. | 图2表示室温时用0.1mol•L-1盐酸滴定10mL0.1mol•L-1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酸体积变化 | |
C. | 图3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和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CH3COOH溶液 | |
D. | 图4表示10mL0.1mol/L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HCl,产生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Na2C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沉淀物 | 开始沉淀 | 完全沉淀 |
Al(OH)3 | 3.8 | 5.2 |
Fe(OH)3 | 2.7 | 3.2 |
Fe(OH)2 | 7.6 | 9.7 |
Ni(OH)2 | 7.1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内容) | 现象 |
① |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 g 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 / |
② | 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摸试管底部. | 试管 a吸热现象更明显(填“a”或“b”) |
③ |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 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 / |
④ |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溶液均变红,颜色较深的试管是 a(填“a”或“b”). |
⑤ | 最后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足量盐酸. | 红色褪去,均有无色气体产生.经计算生成气体的是a <b(填“>”“<”或“=”) |
⑥ |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