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一个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的示意图.M、N两电极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为银电极一个为铁电极.
(1)写出通入甲烷的铂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
(2)若一段时间后M与N两电极的总质量不变,则N电极是Ag.此时两电极质量差为5.4g,甲池中理论上消耗氧气140mL(标准状况)
(3)若一段时间后M与N两电极的总质量增加4g,N电极质量变化为1.4克.

分析 碱性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Ag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N连接原电池的正极,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应为Ag,M为电解池的阴极,为铁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时,阴极反应式为Ag++e-=Ag;一段时间后M与N两电极的总质量增加4g,Fe为阳极,Ag为阴极,结合电子的转移的物质的量的进行计算.

解答 解:碱性甲烷燃料电池中通入甲烷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负极上甲烷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乙池为电解池,乙池中的两个电极一个是Ag电极,一个是铁电极,工作时M、N两个电极的质量都不减少,N连接原电池的正极,应为电解池的阳极,则应为Ag,N为阳极,电极反应式是Ag-e-=Ag+,M为阴极,电极材料是Fe,电极反应式为Ag++e-=Ag,则乙池的总反应式为4AgNO3+2H2O$\frac{\underline{\;电解\;}}{\;}$4Ag↓+O2↑+4HNO3
(1)通入甲烷的铂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CO32-+7H2O,故答案为:CH4-8e-+10OH-=CO32-+7H2O;
(2)一段时间后M与N两电极的总质量不变,Ag为阳极,Fe为阴极,此时两电极质量差为5.4g,n(Ag)=$\frac{5.4g}{108g/mol}$=0.05mol,阳极Ag溶解,阴极Ag析出,根据Ag++e-=Ag可知转移电子为0.025mol,甲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反应式为2O2+8H++8e-=4H2O,则消耗n(O2)=$\frac{1}{4}$×0.025mol=0.00625mol,
V(O2)=0.00625mol×22.4L/mol=0.14L=140mL,
故答案为:Ag;140;
(3)一段时间后M与N两电极的总质量增加4g,Fe为阳极,Ag为阴极,由Fe+2Ag+=Fe2++2Ag可知,
Fe+2Ag+=Fe2++2Ag△m
56           216  160
x                  4g
x=$\frac{56×4g}{160}$=1.4g,
故答案为:1.4.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为高频考点,把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类型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极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B.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聚合物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完成以下填空.

(1)属于阳离子的粒子是B(填字母序号)
(2)A的粒子发生反应时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是-2
(3)某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R2O3,则R的结构示意图可能为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已知:2NO(g)+O2(g)═2NO2(g)△H1
     NO(g)+O3(g)=NO2(g)+O2(g)△H2
     2NO2(g)=N2O4(g)△H3
     2N2O5(g)=4NO2(g)+O2(g)△H4
则反应N2O4(g)+O3(g)═N2O5(g)+O2(g)的△H=△H2-$\frac{1}{2}$△H1-△H3-$\frac{1}{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以下问题:
(1)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部分0.1mol•L-1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弱酸电离平衡常数(25℃)
HClOK=2.98×10-8
H2CO3K1=4.3×10-7
K2=5.6×10-11
H2SO3K1=1.54×10-2
K2=1.02×10-7
①当弱酸的浓度一定时,降低温度,K值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下列离子方程式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d.
a.少量的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2ClO-+H2O+CO2═2HClO+CO${\;}_{3}^{2-}$
b.少量的SO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SO2+H2O+2CO${\;}_{3}^{2-}$═2HCO${\;}_{3}^{-}$+SO${\;}_{3}^{2-}$
c.相同温度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弱酸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的体积为V(H2CO3)>V(H2SO3)>V(HClO)
d.相同温度时,等pH三种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c(Na2CO3)<c(NaClO)<c(Na2SO3
③亚硒酸(H2SeO3)也是一种二元弱酸,有较强的氧化性.往亚硒酸溶液中不断通入SO2会产生红褐色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eO3+2SO2+H2O=Se↓+2H2SO4
(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_{7}^{2-}$和CrO${\;}_{4}^{2-}$,它们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会产生很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
①在废水中存在平衡:2CrO${\;}_{4}^{2-}$(黄色)+2H+?Cr2O${\;}_{7}^{2-}$(橙色)+H2O.若改变条件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平衡常数K值可以不改变
b.达到新平衡CrO${\;}_{4}^{2-}$的消耗速率等于Cr2O${\;}_{7}^{2-}$的消耗速率
c.达到新平衡后,溶液pH一定增大
d.再达平衡前逆反应速率一定大于正反应速率
②Cr2O${\;}_{7}^{2-}$和CrO${\;}_{4}^{2-}$最终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Ksp=10-32,当c(Cr3+)降至10-3 mol•L-1,溶液的pH调至4时,没有(填“有”或“没有”)沉淀产生.
(3)已知:①2CH3OH(g)?CH3OCH3(g)+H2O(g)
②CO(g)+2H2(g)?CH3OH(g)
③CO(g)+H2O(g)?CO2(g)+H2(g)
某温度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依次为K1、K2、K3,则该温度下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化学平衡常数K=K12•K2•K3(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向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 CO和3mol H2,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原温度,测定容器的压强为反应前的1/2,则CO的转化率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1)将CO2气体持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写出在该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
(2)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其中在此反应中,硫酸体现了什么性质:酸性、氧化性
(3)海水提镁中,贝壳的作用是(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CaO+H2O=Ca(OH)2
(4)工业上制备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5)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工艺师常用氢氟酸(填物质名称)来雕刻玻璃.
(6)工业上常采用碳酸盐与石英为原料制取玻璃,请写出工业制取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frac{\underline{\;高温\;}}{\;}$CaSiO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溶液的离子方程式Cu+2Fe3+═Cu2++2Fe2+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1,则溶液中的c(SO42-)=0.5mol/L.
(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则X极是负极(正、负极),电极反应式Cu-2e-═Cu2+
Y极的材料名称是碳(石墨、金、铂、银),电极反应式2Fe3++2e-═2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Fe2+、H+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Ba(OH)2、KOH、K2CO3、BaCO3
D.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金属性最强,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R)>r(X)>r(Y)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