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X、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组成化学式为X2Y2的化合物,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
(1)n+3(2)n-3(3)n+5(4)n-5(5)n+11.
A.(1)(2)(3)B.(2)(4)C.(1)(4)(5)D.全部

分析 常见化学式为X2Y2的化合物,有H2O2、Na2O2、C2H2等,结合对应元素的元素序数解答该题.

解答 解:化学式为X2Y2的化合物,可能是钠与氧,氢与氧,碳与氢,X的原子序数为n,如果是Na2O2,则Y的原子序数n-3;如果是H2O2,则Y的原子序数n+7;如是C2H2,则Y的原子序数n-5,题中只有(2)(4)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合价与化学式及核电荷数的关系,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化合物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及元素的核电荷数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能利用举例的方法或价序原则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
C.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热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Z>Y>X>W
B.Z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C.X、Y、Z各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D.X、Y、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关系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物质中含有某些杂质(括号中),关于除杂质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加入试剂对应化学或离子方程式
A乙烷(乙烯)氢气CH2=CH2+H2$→_{加热}^{Ni}$CH3CH3
BCH3COOC2H5(CH3COOH) NaOH溶液CH3COOH+NaOH=CH3COONa+H2O
CMgCl2( FeCl3氨水Fe3++3NH3•H2O=Fe(OH)3↓+3NH4+
DFe2+(Fe3+Fe粉2Fe3++Fe=3Fe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酚酞试液为指示剂,对某新制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试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待测液消耗标准盐酸(0.1000mol/L)的体积
20.00mL NaOH溶液V1 mL
20.00mL NaOH溶液+10.00mL水V2 mL
敞口隔夜放置的20.00mL NaOH溶液V3 mL
该新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c (mol/L)合理的是(  )
A.c=0.1000×$\frac{{V}_{1}+{V}_{2}+{V}_{3}}{3×20.00}$B.c=0.1000×$\frac{{V}_{1}+{V}_{2}}{2×20.00}$
C.c=0.1000×$\frac{{V}_{1}+{V}_{3}}{2×20.00}$D.c=$\frac{0.1000{V}_{1}}{2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D为短周期元素,且只有A、D为非金属元素.A的氢化物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之间能够两两反应,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E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相差8.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4周期ⅠA族,
(2)写出金属铜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A的氢化物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实验室常用来 制备A的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4)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为Na2O2,产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写出该产物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0mL 0.5mol•L-1硫酸溶液的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可用如图曲线来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由O→a段不产生氢气的原因是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2)曲线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
(3)曲线由c以后,产生氢气的速率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
(4)该反应若使用催化剂,可使H2产量增多吗?不会(填“会”或“不会”).
(5)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B.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pH=1的溶液中,NH4+、Fe3+、SO42-、Cl-
B.通入过量SO2气体的溶液中:Fe3+、NO3-、Ba2+、H+
C.c(Al3+)=0.1mol/L的溶液中:Na+、K+、AlO2-、SO42-
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HCO3-、Cl-、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甲、乙中SO${\;}_{4}^{2-}$都向铜片移动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中比乙中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