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把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的固体为原先溶质的是(  )
A.Na2CO3B.AlCl3C.Na2SO3D.NH4HCO3

分析 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和物质的稳定性的角度分析,注意当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是金属氧化物,当水解生成非挥发性酸时,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的是原物质.

解答 解:A.Na2CO3受热不易分解,虽然加热促进水解生成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但最后得到的是Na2CO3,故A正确;
B.AlCl3在加热时水解生成Al(OH)3和HCl,HCl易挥发,灼烧得到Al2O3,故B错误;
C.亚硫酸钠在加热条件下易被氧化为硫酸钠,加热浓缩、蒸干灼烧后得到硫酸钠,故C错误;
D.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水、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盐类水解的原理,特别是能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五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零,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
(1)请写出元素符号:AH,BC,CN,DO,ES.
(2)画出E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
(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最好的方法是(  )
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通入液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煤油(设为C8H18)中含有4.816×1023个碳原子
B.常温常压下,O2和O3的混合物16g中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C.25℃时,1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OH-
D.0.5mol CH4中含有3.01×1023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O,一个装有N2和C2H4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不相同的是(  )
A.分子总数B.总质量C.原子总数D.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U、V、W、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U、V、W和X、Y分别为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V原子p能级电子总数与s能级电子总数相等.U、Z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是同周期中最多的,且基态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基态V原子核外电子数的3倍.X和Y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表所示:
电离能/kJ/molI1I2I3I4
X7381451773310540
Y5781817274511575
(1)试比较U、V、W三种元素电负性F>O>N(用元素符号填空),X、Y两元素中X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原因是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而Al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s23p1,Mg原子3s轨道全充满,3p轨道全空相对稳定
(2)基态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该基态原子共有2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3)试写出U元素单质的2种等电子体,①CO,②CN-
(4)将W的单质通入NaOH溶液中可得到VW2.VW2是一种无色、几乎无味的剧毒气体,主要用于氧化反应,火箭工程、助燃剂等.
①VW2中V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3,VW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形.
②与H2O分子相比,VW2分子的极性更小(填“大”或“小”),原因是F的电负性大于O,导致正负电荷中心偏离程度减小.
(5)金属Z内部原子的堆积方式与Na相同,都是体心立方堆积方式.则晶胞中Z的配位数为8,若该晶胞的边长为289pm,NA取值为6.02×1023,Z原子的摩尔质量为52g/mol,则Z的密度为7.1g/cm3.Z原子与次近的Z原子的核间距离为289p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已知:298K、101kpa时,反应Ca0(s)+SO2(g)═CaSO3(g)的△H=-402.0kJ•mol-1,△H-T△S=-345.7kJ•mol-1,若此反应中△H和△S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则保持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低于2127K.
(2)已知:H20(1)═H2O(g)的△H=+44.0kJ•mol-1,△S=+118.8J•mol-1•K-1.则水的沸点是97.37°C.
(3)已知在298K时,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反应的△H=+1.895kJ•mol-1,△H-T△S=2866kJ•mol-1,又已知石墨的熵S=+5.694J•mol-1•K-1,则金刚石的熵S=-9615.69J/mol•K(化学反应的熵变是生成物的总熵与反应物的总熵之差),这两种碳的同素异形体中更有序的是金刚石更有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B.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终止温度
C.在101 kPa时,1 mol C与适量O2反应生成1 mol CO时,放出110.5 kJ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D.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1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室温下(25℃、101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请回答以下问题.该小组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配制100mL 1.0mol•L-1的盐酸溶液;
②用10mL量筒(填仪器名称并注明规格)量取7.5mL 1.0mol•L-1的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
③称取a g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为使HCl全部参加反应,a的数值至少为0.09g;
④往广口瓶中装入足量水,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反应结束后待体系温度恢复到室温,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 mL.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100mL 1.0mol•L-1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使配制浓度偏小ACD(填写字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的刻度
B.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C.浓盐酸在烧杯中稀释时,搅拌时间过长
D.定容完成后,将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烧杯中有少量水
(2)请填写操作步骤中的空格:步骤②10mL量筒,步骤③0.09g.
(3)实验步骤⑤中应选用A(填字母)的量筒.
A.100mL     B.200mL     C.500mL
(4)忽略水蒸气影响,在该条件下测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Vm=$\frac{1}{3.75V}$L/mol.
(5)若未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则测得该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