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
B.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aO和NaOH |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Cl2通入AgNO3溶液中 |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氯气具有漂白性,可以直接使有色布条褪色 ②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或强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 S H2SO4
途径②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 |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
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 |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
A.便于运输、储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
B.自然界的含硅化合物易开采 |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且容易有效控制 |
D.自然界中存在大量单质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N、S、Cl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