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联合制碱法的原料为氨气、二氧化碳和饱和氯化钠,反应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主要的副产物为氯化铵,需要考虑氯化铵的回收利用,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循环使用的方法,
(1)工业制纯碱法为侯氏制碱或联合制碱法,主要副产品为NH4Cl;
(2)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CO2、水及纯碱;
(4)循环Ⅰ中的氯化钠有又返回到沉淀池;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
(5)粗盐样品含有Ca2+、Mg2+、SO42-,除去钙离子用碳酸钠,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由于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加入碳酸钠溶液应该放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即可;
(6)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即检验是否含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即可;
(7)根据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铵根,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来分析;同时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
解答 解:(1)题中方法由我们侯德邦所创,称为侯氏制碱法,也称为联合制碱法,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得到一摩尔的碳酸氢钠同时得到一摩尔的氯化铵,故副产物为氯化铵,氯化铵可用来制作化肥,
故答案为:联合制碱法;做化肥;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故答案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
(3)煅烧炉中为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在联合制碱法中二氧化碳是反应的原料同时也是反应的副产物,可以循环利用,所以X物质的分子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循环Ⅰ,过滤;
(5)粗盐样品含有Ca2+、Mg2+、SO42-,除去Ca2+用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Mg2+用氢氧根离子,除去SO42-用钡离子,由于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加入Na2CO3溶液应该放在氯化钡溶液之后,所以a错误,bc正确;故选:bc;
(6)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即检验是否含氯离子,可以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到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有氯化钠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观察产生白色沉淀;
(7)氨气溶于水后生成氨水,氨水电离成铵根,增大铵根的浓度有利于氯化铵的析出来,所以A正确;通入氨气使溶液碱性增强,使碳酸氢钠转换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钠,可以提高氯化铵的纯度所以C正确,B错误;
故答案为:AC.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了联合制碱法的原料、反应式以及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增大1倍,达到新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45 倍,则m+n>p+q | |
B. | 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 | |
C. | 若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达到新平衡时A 的浓度变为原来的0.55 倍,说明该反应△H<0 | |
D. | 若平衡后同时增大A、B的浓度,则A、B的转化率一定都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正反应的速率 |
① | 降低温度 | |
② | 增大Y的浓度 | |
③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 |
④ | 增大容器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50 mL 1mol/L氯化钠溶液 | B. | 5 mL 2mol/L 氯化铵溶液 | ||
C. | 150 mL 1mol/L氯化钾溶液 | D. | 75 mL 1.5mol/L 氯化镁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