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B2-和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D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E核外有五个单电子,B、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和A、D形成的化合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时制取气态单质D.
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回答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1)E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2
(2)D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的原因是HF中含有氢键.
(3)元素B与D的电负性较大的是O;D的某种含氧酸盐常用于实验室中的B的单质的制取,此酸根离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此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B-D-B的键角<109.50°(填“>”“<”或“=”)
(4)B与C形成的化合物C2B的晶胞如图.其中B2-的配位数为8,以相距一个C+最近的所有B2-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立方体,该化合物与MgO相比,熔点较高的是MgO
(5)已知该化合物的晶胞边长为x pm,则a位置与b位置之间的距离为$\frac{\sqrt{3}}{4}$xpm.

分析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前四周期的元素,
其中B2-和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B位于第VIA族,C位于第IA族;
D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则D元素上以周期同主族元素氢化物含有氢键,则D位于第三周期,C原子序数小于D,则C位于第三周期、B位于第二周期,所以C是Na元素、B是O元素;
E核外有五个单电子,B、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A、D形成的化合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时制取气态单质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则E是Mn元素、A是H元素、D是Cl元素;
(1)E是Mn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E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含有氢键的氢化物熔沸点较高;
(3)B是O元素、D是Cl元素,元素B与D的电负性较大的是O元素;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氯酸根离子空间构型;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孤电子对对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4)O与Na形成的化合物Na2O的晶胞如图,该晶胞中黑色球是8个、白色球个数=8×$\frac{1}{8}$+6×$\frac{1}{2}$=4,所以白色球和黑色球个数之比=4:8=1:2,则黑色球表示钠离子、白色球表示氧离子,其中O2-的配位数=8,以相距一个Na+最近的所有O2-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立方体;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成正比;
(5)a、b离子之间的距离为该晶胞体长的$\frac{1}{4}$.

解答 解: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前四周期的元素,
其中B2-和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B位于第VIA族,C位于第IA族;
D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则D元素上以周期同主族元素氢化物含有氢键,则D位于第三周期,C原子序数小于D,则C位于第三周期、B位于第二周期,所以C是Na元素、B是O元素;
E核外有五个单电子,B、E形成的某种化合物A、D形成的化合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时制取气态单质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则E是Mn元素、A是H元素、D是Cl元素;
(1)E是Mn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Mn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2
(2)D是Cl元素,其上一周期同主族元素是F元素,HF中含有氢键、HCl中不含氢键,所以HF熔沸点较高,故答案为:HF中含有氢键;
(3)B是O元素、D是Cl元素,元素B与D的电负性较大的是O元素;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ClO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frac{1}{2}$×(7+1-3×2)=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氯酸根离子之间含有共价键;孤电子对对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则B-D-B的键角<109.50°,
故答案为:O;三角锥形;共价键;<;
(4)O与Na形成的化合物Na2O的晶胞如图,该晶胞中黑色球是8个、白色球个数=8×$\frac{1}{8}$+6×$\frac{1}{2}$=4,所以白色球和黑色球个数之比=4:8=1:2,则黑色球表示钠离子、白色球表示氧离子,其中O2-的配位数=8,以相距一个Na+最近的所有O2-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立方体;离子晶体熔沸点与晶格能成正比,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电荷成正比,钠离子半径大于镁离子,钠离子所带电荷小于镁离子,所以氧化镁晶格能较大,则MgO熔沸点较高,故答案为:8;立方体;MgO;
(5)晶胞的边长为x pm,晶胞的体长=$\sqrt{{x}^{2}+{x}^{2}+{x}^{2}}$pm=$\sqrt{3}$xpm,a、b离子之间的距离为该晶胞体长的$\frac{1}{4}$,则ab离子之间距离=$\frac{1}{4}$×$\sqrt{3}$xpm=$\frac{\sqrt{3}}{4}$xpm,
故答案为:$\frac{\sqrt{3}}{4}$x.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微粒空间构型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电负性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及空间想象能力,难点是晶胞计算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25℃时0.01mol•L-1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向其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增大了c(OH-),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醋酸根离子,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 c(H+) 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已知:25℃时0.01mol/L的氨水和醋酸的电离程度相同)
(1)你认为上述两种解释中乙正确(填“甲”或“乙”)
(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然后测定溶液的pHB
A.固体CH3COOK B.固体CH3COONH4C.气体NH3  D.固体NaHCO3
(3)若乙(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求:则①1molN2生成NH3需要放出(吸收或放出)热量92KJ;
②1molH2生成NH3需放出(吸收或放出 )热量30.7KJ
(2)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
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③有此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汽车是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它造福于人类,但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1)设汽油的成分是辛烷,相同的条件下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是V,要使辛烷恰好完全燃烧,V的最大值Vmax=0.016(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按20%计算);
(2)若辛烷与空气的体积比小于(1)中的Vmax,则汽车尾气中增多的有害气体是NO、NO2
(3)CO与NO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它们在催化转化器中能反应生成完全无毒的物质,试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鲍林电负性可以预测元素的(  )
A.第一电离能B.原子半径C.吸引电子的能力D.化合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0.1mol某种有机物A完全燃烧后,生成了CO213.2g和H2O 7.2g
(1)若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
(2)若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0.45mol,则A的分子式为C3H8O,若A能催化氧化成醛,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3)0.1mol A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有没有可能大于0.5mol?不可能,原因是1 mol该有机物含3 mol C、8 mol H,最多消耗O2 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X与其他元素即不再同一周期,也不再同一主族.Y的阴离子与Z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层,W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可形成与稀有气体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Y>Z
B.X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C.Z与W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Y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W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图:

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胺(沸点:33℃);
(1)在第①步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反应器中的水蒸气和空气,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等;
(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BO2+2SiO2+4Na+2H2═1NaBH4+2Na2SiO3
(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第③步分出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4)NaBH4(s)与H2O(l)反应生成NaBO2(s)和H2(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g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aBH4(s)+2H2O(l)=NaBO2(s)+4H2(g)△H=-216.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8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可能是(  )
A.100KJB.60KJC.50KJD.30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