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 |
B. |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 |
C. | 1mol乙酸与1mol乙醇充分反应达限度时,得到的乙酸乙酯小于1mol | |
D. | 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 |
分析 A.乙酸、乙醇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
B.混合时先加密度小的液体,再加密度大的液体,且最后加冰醋酸;
C.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
D.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解答 解:A.乙酸、乙醇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则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防止倒吸,故A正确;
B.混合时先加密度小的液体,再加密度大的液体,且最后加冰醋酸,则试管中先加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试剂加入顺序不合理,故B错误;
C.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则1mol乙酸与1mol乙醇充分反应达限度时,得到的乙酸乙酯小于1mol,故C正确;
D.乙醇、乙酸易挥发,则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为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分液可分离出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实验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二醛和足量 CH3MgBr 经 ①、②反应后的产物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 | |
B. | 1molBrMgCH2CH2MgBr 和 1mol1,4-丁二醛经①、②反应后所得六元环状产物含三种氢原子 | |
C. | 5-溴戊醛经①②反应后可得到六元环状化合物 | |
D. | 丙酮和 CH3MgBr 经①、②反应后的产物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当B外接电源负极时,膜的透射率降低,可以有效阻挡阳光 | |
B. | 当A接电源的正极时,此时Li+脱离离子存储层 | |
C. | 当A接外接电源正极时,电致变色层发生反应为:LiWO3-e-=WO3+Li+ | |
D. | 该电致变色系统在较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离子导体层中Li+的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K+、Fe2+、SO42-、NO3- | |
B. | 0.1 mol•L-1NaHCO3溶液:K+、Ba2+、CO32-、Cl- | |
C. | c(OH-)/c(H+)=l0-12的溶液:K+、Al3+、Cl-、Br- | |
D. | 由水电离出的c(H+)=l0-12mol•L-1的溶液:Mg2+、K+、Br-、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 |
B. | 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 |
C. |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 |
D. | 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的烧杯中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 B. | Ⅱ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 ||
C. | Ⅲ的试管中放出大量气体 | D. | Ⅳ的试管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