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丙为用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电极均为石墨电极。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回答下列问题:

(1)M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KNO3溶液   B. 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 NaCl溶液    E.CuSO4溶液

(2)X为电源   极,m点的现象            

(3)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若乙池中AgNO3溶液电解后体积为100mL,测得溶                               液的pH=1, 则乙池中C极析出的固体质量为       g。   

(5)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B极均部分被气体包围,此时闭合K1,断开K2,发现A、B极的管内气体体积减少,且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则A极电极反应式为                        

(1)A、B、C (2)负  滤纸变红

(2)Ag++e=Ag;(3)1.08;(4)H2-2e==2H+


解析:

据题意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可推知甲装置中实质是电解水,而且A极产生的是氢气,进一步可确定Y为电源的正极,X为电源的负极。据乙池电解反应式:4 Ag++2 H2O4 Ag+O2+4H+,n(Ag)=n(H+)=O.01mol,即可求出析出银的质量。当闭合K1,断开K2时,甲池形成原电池,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四川)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 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1)请完成下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
①溶液呈血红色
①溶液呈血红色
存在Fe3+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②K3[Fe(CN)6]溶液
②K3[Fe(CN)6]溶液
,振荡
③产生蓝色沉淀
③产生蓝色沉淀
存在Fe2+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2+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2)装置B的作用是
放倒吸
放倒吸

(3)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

(4)【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Ag均为黑色; 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猜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①b
①b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
②Ag、NO2、O2
②Ag、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最高浓度(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限值如下表所示
浓度限值(mg/m3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0.15 0.50 0.70
现有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进行测定:向试管中加入1.00mL 1.00×10-3 mol?L-1碘水,加入适量水,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使溶液显蓝色,通过抽气装置缓慢抽气,使空气由导气管进入试管与碘水充分反应,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02+I2+2H20=H2SO4+2HI),实验过程中进入试管内的空气的总体积为0.1m3.请计算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多少mg/m3,并判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为几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适当的试剂B并进行如下实验,可以达到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一)FeSO4?7H2O的制备
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铁等杂质)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 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3)为了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原因是
 

(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该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精英家教网
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H2O2     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结合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精英家教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
 
(填“Ⅰ”、“Ⅱ”)烧杯.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通过实验甲可比较出Na2CO3、NaHCO3两种固体,
 
更稳定.
(2)若某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为
 
;若某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