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B.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的熔点高于铝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沉淀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分析 A.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不需要垫上石棉网;
B.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小,如苯;
C.氧化铝的熔点较高,包裹在铝表面,导致Al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D.由于红褐色能够掩盖白色,无法判断是否含有镁离子.

解答 解:A.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加垫石棉网,故A错误;
B.萃取操作时,萃取剂与原溶剂必须互不相溶,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有机溶剂苯的密度小于水,故B错误;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膜的熔点高于铝,故C正确;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沉淀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2+,由于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易被红褐色掩盖,则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Mg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涉及蒸发、萃取、铝、铁及化合物性质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目前,能较稳定存在的氯的氧化物有Cl2O、ClO2、Cl2O7等.有关数据见表:
化学式Cl2OClO2Cl2O7
沸点/℃3.811.08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常压下,三种氧化物中属于气体的是Cl2O、ClO2
(2)Cl2O7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O7+H2O=2H++2ClO4-
(3)ClO2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在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说明ClO2具有氧化性.
(4)工业上可以用下列反应制备ClO2:2NaClO3+H2SO4+SO2=2ClO2+2NaHSO4,请用单线桥法
表示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NaClO3+4HCl(浓)=2ClO2↑+Cl2↑+2H2O+2NaCl.
①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AC(填序号).
A.还原性          B.氧化性          C.酸性
②若上述反应中产生0.1molClO2,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海藻中含丰富的、以离子形式存在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③的操作都是过滤
B.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步骤②的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C.步骤③中加入的有机溶剂是乙醇
D.步骤④的操作是精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6年8月国际期刊eLife上发表了浙江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肿瘤研究的晁明和胡汛     等人的一片论文,引发轰动.媒体以廉价的小苏打协助饿死了癌细胞予以报道.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     制取NaHCO3的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某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溶解,再通入另一装 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C中出现固体.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分离C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固体粉末,有NH4Cl晶体析出.
(1)图所示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f;e接d;b接c(填接口编号)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往试管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面高于试管中的睡眠,静置片刻,漏斗内水面不下降,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
(3)A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块状石灰石;D中应选用的液体为饱和NaHCO3溶液.
(4)装有无水CaCl2的U形管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5)第四步所得的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和NaHCO3(约占5%~8%),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不使用其他任何试剂,证明所得晶体大部分是NH4C1.简要写出操作和现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1)指出制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②萃取和分液.操作②中要用到分液漏斗,在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2)灼烧海藻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BDE(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将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烧杯  B.坩埚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BC(填字母序号).
A.酒精 B.四氯化碳  C.苯 理由是四氯化碳、苯与水不互溶,且碘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和碘也不反应
(4)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最后晶体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5)含碘的有机物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如图2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并指出正确操作未垫石棉网,应该垫石棉网;温度计的水银球不应插在溶液中,应该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凝管水流方向错了,下口为进水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12选⑤D.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X(g)+3Y(g)?2Z(g)△H=-a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1mol X和3mol Y通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min,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 mol•L-1•s-1
B.10 min内,X和Y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 kJ
C.10 min内,消耗0.2 mol X,生成0.4 mol Z
D.10 min内,前5minX的平均反应速率与后5minX的平均反应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同温同压下,下列反应的焓变和平衡常数分别表示为
(1)2SO2(g)+O2(g)?2SO3(g)△H1=-197kJ•mol-1 K1=a
(2)2NO(g)+O2(g)?2NO2(g)△H2=-144kJ•mol-1 K2=b
(3)NO2(g)+SO2(g)?SO3(g)+NO(g)△H3=-m kJ•mol-1 K3=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53 c2=a/bB.m=-26.5 2c=a-bC.m=-170.5 2c=a-bD.m=26.5 c2=$\frac{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
+Cl2$\stackrel{FeCl_{3}}{→}$+HCl
回答下列问题:
(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写出A反应器的名称三颈烧瓶或三颈瓶.
A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从a(填“a”或“b”)口通入.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过多的二氯苯.
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c(填字母).
a.酒精灯加热             b.油浴加热            c.水浴加热
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Cl2和苯蒸气.
(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
①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一部分的可溶解无机物,如果不用水洗,直接碱洗缺点是碱的用量增加,增大了成本.
②写出碱洗时用10%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NaOH═NaCl+H2O、FeCl3+3NaOH═Fe(OH)3↓+3NaCl、Cl2+2NaOH═NaCl+NaClO+H2O(写出两个即可).
(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P2O5或无水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