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S→SO2→H2SO4→MgSO4 B.Si→SiO2→Na2SiO3→H2SiO3
C.Al→Al2O3→Al(OH)3→NaAlO2 D.N2→NO→NO2→HNO3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
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个实验:
(N2O42NO2 △H > 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和稀硝酸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不断地加大。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探究影响其速率的主要因素。
(1) 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2)甲同学认为是生成的Cu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欲验证其假设是否正确,其实验方法是:_ _ 。
(3)乙同学依据铜和硝酸是放热反应,拟研究温度升高是否为该反应速度率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如下:
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 _ 。
(4)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稀硝酸与铜反应,还原产物起始也是NO2,NO2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下列装置验证:
实验发现左侧3min后开始大量产生气泡,右侧40min内无明显变化。
①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 _ 。
②该学生设计在左侧加的是2mol·L-1 HNO3溶液,右侧加的是2.2 mol·L-1 硝酸。左侧浓度稍偏小,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_ 。
(5)丁同学与丙同学交流后,他将实验改进为:在试管中加入3mL2mol·L-1 HNO3并放入铜片,然后加入几粒NaNO2晶体,发现只需1秒钟,铜片表面就开始产生气泡。由丁的实验推断出的可能结论是:_ 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反应:ClO-+Cl-+2H+=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该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HClO+HCl= Cl2↑+H2O
B.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2L Cl2,转移0.05NA电子
C.在无色碱性溶液中,ClO-、Cl-、Al3+、Na+能大量共存
D.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更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Cl-、CO、SO,现分别取100 mL的两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2 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 g固体。
依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以上实验,该混合物的水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写出②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
(3)某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溶液中K+一定 (填“存在”或“不存在”),他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反应:
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
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4molNO2和0.2molNaCl,10min反应达到平衡时n(NaNO3)=0.1mol。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0min内NO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v(NO)=0.01 mol·L-1·min-1
B.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恒压下进行该反应,则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大于50%
C.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 >0
D.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NO2(g) 0.2mol、NO(g) 0.1mol和Cl2(g) 0.1mol(固体物质足量),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 均冒气泡 |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
B |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澄清 |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
C |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NHO3中 | 溶液变蓝 | Cu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 |
D |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震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 氧化性:Fe3+>I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