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有A、B、C、D、E、F、G七种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FeSBH2SEFeCl3FFe(OH)3GFe2O3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与氯水H2S+Cl2=S↓+2HCl
C→E2FeCl2+Cl2=2FeCl3

分析 气体B和氯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D应为S,则B为H2S,红褐色沉淀F为Fe(OH)3,分解生成G为Fe2O3,可知E为FeCl3,则C为FeCl2,A为FeS,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解答 解:(1)气体B和氯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D应为S,则B为H2S,红褐色沉淀F为Fe(OH)3,分解生成G为Fe2O3,可知E为FeCl3,则C为FeCl2,A为FeS,
故答案为:FeS;H2S;FeCl3;Fe(OH)3;Fe2O3
(2)B为H2S,具有还原性,与氯水反应生成S和HCl,反应的方程式为H2S+Cl2=S↓+2HCl,C为FeCl2,可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2+Cl2=2FeCl3
故答案为:H2S+Cl2=S↓+2HCl;2FeCl2+Cl2=2FeCl3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的突破口,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0.5molNH4+中含有2mol H,含有10mol电子,0.5molNH4+质量为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时,应把温度计的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用浓硫酸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在量取浓硫酸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小烧杯中
C.液态溴应贮存在磨口的细口瓶中,加水液封,加盖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
D.应用渗析法提纯胶体时,要不断更换烧杯中的水(或用流动的水)以提高渗析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的物质是什么?
(1)Zn+H2SO4(稀)═ZnSO4+H2
氧化反应物质是Zn,被氧化物质是Zn,还原反应物质是H2SO4,被还原物质是H2SO4
(2)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氧化反应物质是C,被氧化物质是C,还原反应物质是浓H2SO4,被还原物质是浓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已知产物分子比原化合物分子多出一个碳原子,增长了碳链.
分析下图变化,并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
ACH3COCH3
C(CH32C(OH)COOH
(2)指出反应类型:
C→D:消去反应;
F→G:加聚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E→F:CH3CHOHCH3+CH2=C(CH3)COOH$→_{△}^{浓H_{2}SO_{4}}$CH2=C(CH3)COOCH(CH32+H2O;
F→G:nCH2=C(CH3)COOCH(CH32$\stackrel{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O2在高压、低温下变成雪状固体
B.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C.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D.CO2通过赤热的炭变成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了防止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由a molNO、bmol NO2、c mol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能被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则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最小为(  )
A.(a+b+c)LB.2(a+b+c)LC.(a+b+2c)LD.3(a+b+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铁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3-+Fe+yH+═Fex++NO↑+zH2O
 试分析讨论:
(1)x=3,z=2,y=4.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为NO3-,被氧化的元素为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
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高于60℃时NaClO2分解成NaClO3和NaCl.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亚氯酸钠.

完成下列填空:
(1)装置①中除烧杯外另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为球形干燥管.
(2)先关闭K1、打开K2、再打开分液漏斗旋塞,装置②中产生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Na2SO3+H2SO4=2ClO2↑+2Na2SO4+H2O.
(3)当④中出现晶体后,则装置④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2ClO2+H2O2=2NaClO2+2H2O+O2.然后关闭K2、打开K1,装置①的作用吸收未反应的ClO2,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将装置④中的溶液进行下列操作得到的晶体为NaClO2的操作步骤为:
①减压,55℃蒸发结晶;     
②趁热过滤;
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    
④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4)称取1g所得亚氯酸钠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酸化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
(ClO2-+4I -+4H+→2H2O+2I2+Cl-),得到25.00ml混合溶液.再用2.0mol/L 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共消耗Na2S2O320.00ml.
①滴定时指示剂为淀粉溶液,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标准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9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