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3.2g Cu与过量硝酸(a mol•L-1,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
(1)此时溶液中所含NO3-为0.2mol.
(2)求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3)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气体,原理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
若生成的混合气体能被NaOH完全吸收,试讨论a的取值范围.

分析 (1)将3.2g即0.05mol铜粉与过量硝酸(amol/L,30mL),充分反应,根据Cu元素守恒,生成硝酸铜是0.05mol,显示酸性的硝酸的量0.1mol,硝酸根离子为0.1mol,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所以剩余硝酸是0.1mol,此部分硝酸根离子是0.1mol;
(2)结合电子守恒和N元素守恒计算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
(3)由方程式可知,只有NO2,气体能完全被吸收,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此时a的值最大,气体为NO和NO2,二者按1:1可以被完全吸收,故气体完全被吸收,应满足n(NO2)≥n(NO),结合(2)中的表达式计算.

解答 解:(1)将3.2g即0.05mol铜粉与过量硝酸(amol/L,30mL),充分反应,根据Cu元素守恒,生成硝酸铜是0.05mol,显示酸性的硝酸的量0.1mol,硝酸根离子为0.1mol,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所以剩余硝酸是0.1mol,此部分硝酸根离子是0.1mol,所以此时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是0.1mol+0.1mol=0.2mol,
故答案为:0.2;
(2)3.2g即0.05mol铜粉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05mol(2-0)=0.1mol,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所以剩余硝酸是0.1mol,消耗的硝酸是(0.03a-0.1)mol,设生成的N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根据Cu元素守恒,生成硝酸铜是0.05mol,此部分硝酸根离子是0.1mol,剩余硝酸是0.1mol,根据N元素守恒:x+y+0.1=(0.03a-0.1)mol,根据电子守恒:0.1mol=x+3y,联立方程式,解得x=(0.045a-0.35)mol,y=0.015(10-a)mol,
答:生成的N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45a-0.35)mol,0.015(10-a)mol;
(3)如硝酸全部被还原为NO2,由转移电子数目相等可知,生成的NO2物质的量为n(NO2)=2n(Cu)=2×0.05mol=0.1mol,则0.045a-0.35=0.1,解得a=10,由于为混合气体,故a<10,如生成NO和NO2,气体完全被吸收,则由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可知,应满足n(NO2)≥n(NO),即:(0.045a-0.35)mol≥0.015(10-a)mol,解得a≥8.3,所以得到a的取值范围:8.3≤a<10,
答:取值范围为8.3≤a<10.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根据方程式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判断气体完全吸收满足的条件是关键,属于字母型计算,增大计算难度,为易错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C2H5OHB.CH4C.C2H4OD.C3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frac{7}{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离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
B.X、Y、Z、W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可以形成氢键
C.Y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可以相互转化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W>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若用NaCl固体配制100mL 1.00mol/L 的NaCl溶液.
(1)所需NaCl的质量为5.9g;
(2)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的仪器是100 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3)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edagfbc(填写字母)
a.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慢慢搅动,并冷却至室温;
b.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c.将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指定容器中,贴好标签;
d.用天平称量NaCl固体并倒入小烧杯中;
e.计算所需的NaCl固体的质量;
f.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直至凹液面与刻度相切;
g.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
(4)在配制过程中,如果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所配溶液的实际浓度将会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常见化合价如表:
元素代号ABCDE
原子半径/nm0.1600.1430.0990.0740.102
常见化合价+2+3-1-2+6,-2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VIA族,C为氯(填元素名称).
(2)B的最高价氧化物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
(3)某学生做A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去除表面的氧化镁等杂质,反应过程中感觉试管外壁发烫,试说明原因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gA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Q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s)+2HCl(aq)=MgCl2(aq)+H2(g)△H1=-24QKJ•mol-1该学生通过实验测得A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乙烯是石油化工的重要原料,它主要通过石油产品裂解获得.
(1)石油产品裂解所得裂解气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CnHm(m>2n),经测定某裂解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分别为:甲烷-4%、乙烯-50%、丙烯-10%、其余为丁二烯和氢气(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得到50mol乙烯,x mol丁二烯和y mol氢气.则x+y=36,n/m=$\frac{67+2x}{174+2x}$ (请用含x的式子表示).
(2)某化工厂每天由石油产品裂解得到乙烯56t.再以乙烯为主要原料生产醋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是合成维尼纶的重要单体.生产原理如下:
2CH2=CH2+O2$→_{加热、加压}^{催化剂}$2CH3CHO         ①
2CH3CHO+O2$\stackrel{催化剂}{→}$2CH3COOH             ②
2CH2=CH2+O2+2CH3COOCH$\stackrel{催化剂}{→}$2CH3COOH═CH2+2H2O   ③
反应①中乙烯的利用率为80%,反应②中乙醛的利用率为83.33%,反应③中乙酸与乙烯的利用率均为85%.则该厂每天最多可制得醋酸乙烯酯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将一定量的CO2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吸收,形成不饱和溶液,该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试分析解答:
(1)通入的CO2的质量为6.6g;
(2)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实验结束后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将锌片插入足量的CuSO4溶液中,若反应生成了1.806×1023个铜原子.请问:(Zn-65;Cu-64;S-32;O-16)
(1)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析出铜的物质的最是多少?
(2)生成ZnSO4的物质的量及质量分别是多少?
(3)溶液的质量是增大还是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用数字序号填空:
有①NH2CH2COOH   ②CH2OH(CHOH)4CHO  ③(C6H10O5)n(纤维素)   ④HCOOC2H5        ⑤苯酚       ⑥HCHO等物质,其中:
(1)难溶于水的是③④,易溶于水的是①②⑥,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70℃时可与水任意比例互溶的是⑤,检验它通常用氯化铁溶液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②④⑥.
(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①②③.
(4)能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是②⑤⑥,能水解的是③④.
(5)能跟盐酸反应的是①④,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