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小苏打和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Fe═2Fe2+
D.氢氧化铝溶于强碱:Al(OH)3+OH-═AlO2-+2H2O

分析 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
B.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C.电子、电荷不守恒;
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

解答 解:A.小苏打和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H+═CO2↑+H2O,故A错误;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3NH4++Al(OH)3↓,故B错误;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2+,故C错误;
D.氢氧化铝溶于强碱的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T℃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一定量的炭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可逆反应:C(s)+2NO(g)?CO2(g)+N2(g),测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活性炭(mol)NO(mol)CO2(mol)N2(mol)
起始状态3.00.800
2min时2.80.40.20.2
(1)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d(填字母序号).
a.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NO,同时生成1mol N2
b.NO物质的量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2)0~2min内,用N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NO)=0.1mol?L-1?min-1
(3)已知升高温度,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16,则2min时正反应速率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平衡转化率为60.0%.
(4)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b(填字母序号).
a.恒压时,向容器中充入氦气,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增大NO的浓度,NO的转化率增大
d.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常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试剂组合是(  )

①银氨溶液    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③氯化铁溶液    ④碳酸钠溶液.
A.②与①B.③与④C.①与④D.②与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KJ/mol.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2H2 (g)+O2 (g)═2H2O(l)的△H=-571.6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2)已知0.5mol甲烷与0.5mol水蒸气在t℃、p kPa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CO(g)+3H2(g)H=+2a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用铝箔包裹0.1mol金属钠,用针刺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
A.小于1.12LB.1.12L
C.在1.12L和4.48L之间D.大于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m~10-7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有电荷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三氯化铁溶液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容积合适的烧杯内,充分反应后,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有的离子是Fe3+、Cu2+(从Fe3+、Cu2+、Fe2+中选填).
(2)若溶液中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不可能有的金属单质是Fe、Cu(从Fe、Cu中选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CO(g)+H2O(g)△H=a kJ•mol-1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7008008301 0001 200
K2.61.71.00.90.6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温度为830℃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还未达平衡
D.温度不变,增大c(CO2),平衡右移,K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化学小组设计如图的装置制备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

(1)欲利用浓盐酸与B不加热制取氯气,则B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bc;
a.MnO2   b.Ca(ClO)2 c.KMnO4  d.NaCl
(2)C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C中加入饱和食盐水 溶液;当C后面的装置发生堵塞时,C中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D用于验证氯气的漂白性,①是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是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4)为探究氯气与Fe反应的产物与氯气通入量的关系,设计实验,并记录现象如下: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反应初始阶段(氯气不足量)E中产物,用磁铁除去过量的Fe,剩余产物溶于水中,取上层溶液,①加入KSCN溶液,②加入KMnO4溶液



生成物中没有FeCl2
生成物中含有FeCl3
2.取充分反应后(氯气通入足够长时间)E中产物,溶于水中,加入KMnO4溶液KSCN溶液显红色,
KMnO4溶液不褪色
根据实验结论,氯气与Fe粉共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