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现有下列物质: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SO2;③纯醋酸;④BaSO4;⑤铜;⑥乙醇;⑦熔化的KCl;⑧NaOH溶液;⑨氯气;⑩蔗糖,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在上述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⑤⑦⑧;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③;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⑩;
(4)属于强电解质的是①④⑦.
(5)分别写出①和④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BaSO4=Ba2++SO42-

分析 (1)根据物质导电的原因分析,只要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即可;
(2)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的为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
(3)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4)电解质在水中能完全电离的为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5)碳酸氢钠晶体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BaSO4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不大但溶解的全部电离;

解答 解:(1)⑤铜中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⑦熔化的KCl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⑧NaOH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
①碳酸氢钠晶体;②液态SO2;③纯醋酸;④BaSO4;⑥乙醇;⑨氯气;⑩蔗糖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或自由电子,所以不能导电;
故答案为:⑤⑦⑧;
(2)③纯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但其符合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则属于电解质,又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则属于弱电解质,
故答案为:③;
(3)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所以②液态SO2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在水中发生电离不是其本身,则属于非电解质;
⑥酒精中不存在带电微粒,不导电,且是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则属于非电解质;
⑩蔗糖(C12H22O11)中不存在带电微粒,不导电,且是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故答案为:②⑥⑩;
(4)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①氯化钠晶体属于盐;④BaSO4属于盐;⑦熔化的KCl属于盐;
故答案为:①④⑦;
(5)碳酸氢钠晶体溶于水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BaSO4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不大但溶解的全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SO42-
故答案为:NaHCO3=Na++HCO3-;BaSO4=Ba2++SO4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定义以及物质的导电性的判断,侧重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根据电离的程度来判断强弱电解质是解答的关键,要注意的是: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BaSO4固体;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如图只表示出与反应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写出下列空白.

(1)化合物W的化学式可能是(NH42CO3或NH4HCO3,C的电子式,F的颜色红棕色.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3)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在常温、常压下,将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氧气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经点燃后充分反应后,容器的压强为反应前的0.25倍.(容器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NH4++OH-═NH3↓+H2
C.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D.硫酸氢铵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H4++HSO4-+2OH-═SO42-+NH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二甲基己烷的核磁氢谱中出现三组峰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外壳材料是高强度的铝镁合金.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对铝镁合金进行研究,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他们利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铝镁合金$\stackrel{NaOH溶液}{→}$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铝镁合金$\stackrel{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三:铝镁合金$\stackrel{盐酸}{→}$溶液$\stackrel{过量NaOH溶液}{→}$$\stackrel{过滤、洗涤、烧灼、冷却}{→}$称量灼烧产物的质量.
(1)写出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2)实验小组根据方案二设计了两个实验装置,如图(图中的铁架台已省略).你认为选择乙(选填甲或乙)装置进行实验更合理,误差更小.
(3)用方案三进行实验时,除了称量灼烧产物质量外,还需称量的是合金样品的质量.
(4)拓展研究:在向铝镁合金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可用数轴关系表示.
请你判断,根据图数轴申的数据能否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能(选填“能”或“不能”).
下列①②两题选一题作答.
①若不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请说明理由.
②若能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则镁的质量分数为30.8%(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A.甲烷的电子式
B.氟化钠的电子式
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
D.碳-12原子  ${\;}_6^{1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a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
B.Na2O2溶于水产生O2:2Na2O2+2H2O═4Na++4OH-+O2
C.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Ca2+恰好完全沉淀Ca2++HCO3ˉ+OHˉ=CaCO3↓+H2O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  CO3+CO2+H2O=2HCO3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