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B的电子式:
(2)写出生成E的电极反应式:Fe-2e-+2OH-=Fe(OH)2,反应⑤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4)反应⑥转移3mol电子,则被还原的X是3mol.

分析 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且X能和A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则X是H2O,A是Fe,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是单质,则D是H2,C是Fe3O4,H是单质,且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I,该反应是铝热反应,则H是Al,I是Al2O3,B为淡黄色固体,能和水反应,则B是Na2O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F是单质,则F是O2,G是NaOH,K是NaAlO2,根据图知,E是Fe(OH)2,Fe(OH)2被氧气氧化生成J,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则J是Fe(OH)3,结合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 解:A、D、F、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且X能和A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则X是H2O,A是Fe,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D是单质,则D是H2,C是Fe3O4,H是单质,且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I,该反应是铝热反应,则H是Al,I是Al2O3,B为淡黄色固体,能和水反应,则B是Na2O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F是单质,则F是O2,G是NaOH,K是NaAlO2,根据图知,E是Fe(OH)2,Fe(OH)2被氧气氧化生成J,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则J是Fe(OH)3
(1)B是Na2O2,过氧化钠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E是Fe(OH)2,铁作阳极时,阳极上铁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所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故答案为:Fe-2e-+2OH-=Fe(OH)2;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3)反应①为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反应④属于铝热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故答案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温\;}}{\;}$ Fe3O4+4H2;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9Fe+4Al2O3
(4)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当1mol水被还原时只转移1mol电子,所以当反应中转移3mol电子,被还原的水是3mol,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以及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常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掌握铁、铝的性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常温下,下列离子组在pH=1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Al3+、Na+、NO3-、Cl-B.Fe3+、Na+、C1-、NO3-
C.K+、NH4+、Cl-、AlO2-D.Cu2+、NH4+、SO42-、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1)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中性变为C(OH-)为0.01mol•L-1
①N2的结构式为N≡N.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5H2=N2+2OH-+4H2O,其平均反应速率υ(NO3-)为0.001mol•L-1min-1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A(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m)为14.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硝酸
C.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中A→M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F和J为气体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或其溶液,C为淡黄色固体,D为红棕色粉末,M为红褐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式为,C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2)引发D、E反应的操作是加入适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Al2O3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2AlO2-+H2O.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5)写出B与G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2H2O+2OH-=2AlO2-+3H2↑.
(6)在I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H2O+NaAlO2=Al(OH)3↓+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c,再打开弹簧夹a、b;
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冰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BD.
[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在温度降低时,有利于部分转化为无色的四氧化二氮(N2O4)气体;
2NO2?N2O4]
A.颜色       B.质量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密度        E.压强
(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进行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分子组成为C4H9OH并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但不能得到醛的有机化合物有(  )
A.4种B.3种C.2种D.1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氯气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Cl2+H2O?HCl+HClO    K=4.5×10-4
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且毒性较大).但是,由于氯气贮运不方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性能优越的消毒产品所替代.请回答:
(1)氯碱工业生产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2NaOH+Cl2↑+H2↑.
(2)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用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备84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套用浓盐酸和KMnO4固体制取少量氯气并比较氯气与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的微型装置(如图).
①下列溶液能吸收Cl2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2SO3溶液
C.饱和NaOH溶液     D.浓硫酸
②能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实验现象是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③Cl2中含有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试剂除去HCl,请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原因:增大Cl-浓度,Cl2+H2O?HCl+HClO平衡会逆向移动,有效降低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4)若实验室用200mL 10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不考虑氯化挥发),则产生氯气的物质的量为小于 0.5mo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反应产生水将浓盐酸不断稀释成稀盐酸而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