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是(  )
A.KOHB.KNO3C.NH4HCO3D.酒精

分析 电解质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说明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生成阴阳离子,在熔融状态下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不能稳定存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KOH性质稳定,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故A不选;
B.硝酸钾性质较稳定,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故B不选;
C.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但碳酸氢铵是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故C选;
D.酒精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分子存在,所以其水溶液不导电,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判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点,为高频考点,明确强弱电解质概念内涵、元素化合物基本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铵盐受热都易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几种中学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几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和产物省略).已知M是酸式盐,只有X是单质,B、C、F、G、Y都是氧化物,D和H是两种常用的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化学式为NH4HS;A的电子式为
(2)写出在M中滴加盐酸的离子方程式:HS-+H+=H2S↑.
(3)写出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4)G在加热条件下与白磷(P4)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SO3+P4$\frac{\underline{\;\;△\;\;}}{\;}$10SO2+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

【实验探究】
该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c-d-b→e(填操作的编号)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
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
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
(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先逐渐变为红色,后褪色.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探究反思】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
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通入HCl的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
B.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D.乙醛、葡萄糖、淀粉都能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空格内.
A.乙烯 B.乙醇 C.乙酸 D.油脂 E.氨基酸   F.淀粉
(1)属于烃类的是A.
(2)植物油、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是D.
(3)能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的是CE.
(4)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F.
(5)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最终生成E.
(6)交通警察险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B时由橙色变为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为常温下向25mL0.1mol•L-1 M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 HCl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MOH═M++OH-
B.在B点表示酸碱恰好中和
C.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忽略体积变化)
D.在D点时,存在c(OH-)>c(Na+)>c(Cl-)>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己烯醛(D)是一种重要的合成香料,下列合成路线是制备D的方法之一,根据该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stackrel{H+/H_{2}O}{→}$RCHO+R′OH+R″OH
(1)A的名称是丁醛;B分子中的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9;C分子中与环相连的三个基团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共有8种.
(2)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写出检验该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g(NH32OH$\stackrel{△}{→}$+2Ag↓+3NH3+H2O(或者+2Cu(OH)2+NaOH$\stackrel{△}{→}$+Cu2O↓+3H2O).
(3)E为有机物,能发生的反应有:cd
    a.聚合反应      b.加成反应     c.消去反应     d.取代反应
(4)B的同分异构体F与B有完全相同的官能团,写出F所有可能的结构:
(5)以D为主要原料制备己醛(目标化合物),在方框中将合成路线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6)问题(5)的合成路线中的第一步反应的目的是保护醛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离子结构示意图:   可以表示16O2-,也可以表示18O2-
B.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D.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