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 |
B. |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且显碱性 | |
C. | 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 |
D. | 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分析 短周期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三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最外层电子数平均为5,X与Z可形成XZ2气态分子,X为+4价,Y为-2价,可推出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6g•L-1,该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2.4L/mol×0.76g•L-1=17g/mol,则M为H元素;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则W的质子数为:$\frac{1}{2}$(6+7+8+1)=11,故W为Na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三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最外层电子数平均为5,X与Z可形成XZ2气态分子,X为+4价,Y为-2价,可推出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6g•L-1,该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2.4L/mol×0.76g•L-1=17g/mol,则M为H元素;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则W的质子数为:$\frac{1}{2}$(6+7+8+1)=11,故W为Na元素,
A.Z、W分别为Na、O元素,钠离子和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都是8,电子层结构相同,故A错误;
B.Y为N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盐为硝酸铵,硝酸铵呈酸性,故B错误;
C.X为C元素,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为原子晶体,如石墨,故C正确;
D.C、N、O、H四种元素可以形成CO(NH2)2,氨基酸等,不含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密度判断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是氨气是推断的关键,注意X、Z元素推断奇偶性的利用,易错选项是D,注意往往漏掉尿素而导致错误,为易错点.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至溶液为中性,则$\frac{c(N{a}^{+})}{2c(C{O}_{3}^{2-})}$>1 | |
B. | pH相同的氨水和Ba (OH)2溶液中:2c (NH4+)=c ( Ba2+) | |
C. | 等浓度的KHSO3溶液与KOH溶液等体积混合:c(OH-)-c(H+)=c(HSO3-)+c(H2SO3) | |
D. | 向Mg (OH)2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粉末$\frac{c(M{g}^{2+})}{c(O{H}^{-})}$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10 | 30 | 60 | 90 |
浓度/mol/L | 0.21 | 0.17 | 0.14 | 0.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过程 | ![]() | ![]() | ![]() | ![]() |
实验目的 | 将乙二醇(HOCH2CH2OH)转化为乙二酸(H2C2O4) | 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 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 | 用SO2与Ba(NO3)2反应获得BaSO3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实验序号 | 实验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实验Ⅱ |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 能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①该气体为氢气 |
实验Ⅲ | 取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洗涤,加入足量此空删去②稀盐酸 | 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白色不溶物可能含有MgCO3 |
实验Ⅳ | 取实验I中的澄清液,向其中加入少量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存在此空删去③CO32-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 |
B. | 0.1 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 mol氢气 | |
C. | 乙醇能溶于水 | |
D. | 乙醇能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