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图1是在实验室中模拟“氨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
(1)仔细观察两只通气导管在瓶内所处的位置,由此推断:气体a为氨气,气体b为二氧化碳;两者的通入次序为先通a再通b.为防止尾气污染,c中可放入蘸稀硫酸溶液的脱脂棉.
(2)气体a与b均可用图2装置进行制备.当锥形瓶中固定为生石灰时,分液漏斗中应盛放浓氨水.
用该装置制备另一种气体的方法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aCO3+2H+→Ca2++CO2↑+H2O.
(3)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装置饱和食盐水中有晶体逐渐析出,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反应过程中采用水浴加热,其优势是加热平稳,便于控制温度.水浴温度维持在42℃左右,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不利于晶体析出;温度过高,产物溶解度高,也不利于晶体析出.
(5)反应结束后,将热水浴换成冰水浴,冷却15min左右再进行过滤,目的是:增加碳酸氢钠的析出率,提高产率.
(6)得到的NaHCO3晶体中会含有少量NaCl杂质,可采用如图3方法进行纯度测定:该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0.94(精确到0.01).若称量操作无误,但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写出可能导致该结果的一种情况.产物水分未完全蒸干等.

分析 (1)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分析;氨气为碱性气体,用酸吸收;
(2)根据反应物物质状态和发生条件分析;
(3)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
(4)水浴加热能使加热平稳,便于控制温度;温度过高,碳酸氢钠溶解度大,不利于产品的析出;
(5)反应结束后,将热水浴换成冰水浴,冷却15min左右再进行过滤,目的是减小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提高产率;
(6)设样品中NaHCO3、NaCl的质量分别为x、y,则x+y=8.060,加盐酸,NaHCO3受热分解得到氯化钠,最终的晶体为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氯化钠和原样品中的氯化钠总质量为5.765g,据此计算;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说明比实际误差偏大,则可能为产物水分未完全蒸干.

解答 解:(1)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溶解度相对较小,为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则通二氧化碳的导气管伸入液面之下,且先通入氨气,形成碱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氨气不能排放空气中,用稀硫酸吸收;
故答案为:氨气;二氧化碳;先通a再通b;稀硫酸;
(2)图2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制备氨气时,可选用向浓氨水中加生石灰的方式制取;制备二氧化碳时,可选用向大理石中加稀盐酸的方式制取,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浓氨水;CaCO3+2H+→Ca2++CO2↑+H2O;
(3)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水浴加热有利于加热平稳,便于控制温度;水浴温度维持在42℃左右,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不利于晶体析出;温度过高,产物的溶解度大,不利于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加热平稳,便于控制温度;产物溶解度高;
(5)碳酸氢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反应结束后,将热水浴换成冰水浴,冷却15min左右再进行过滤,目的是增加碳酸氢钠的析出率,提高产率;
故答案为:增加碳酸氢钠的析出率,提高产率;
(6)设样品中NaHCO3、NaCl的质量分别为x、y,则x+y=8.060,加盐酸,NaHCO3受热分解得到氯化钠,根据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通过反应得到的氯化钠质量为:$\frac{58.5x}{84}$,最终的晶体为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氯化钠和原样品中的氯化钠总质量为5.765g,则$\frac{58.5x}{84}+y$=5.765,联合两式解得x=7.56g,该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7.56}{8.060}×100%$=0.94;最终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1.5%,说明比实际误差偏大,则可能为产物水分未完全蒸干;
故答案为:0.94;产物水分未完全蒸干等.

点评 本题乙氨碱法为载体,考查了物质分析判断,碳酸氢钠、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气体制备与装置选择,计算等知识点,掌握工艺流程和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CDEG(多选,填序号)
A. 称量物体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先往容量瓶中加水,然后按计算结果将一定体积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倒入容量瓶,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
D. 观察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在稀硫酸中洗涤,然后蘸取待测固体,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
E.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F.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G.冷凝操作时,冷水应从上口进下口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在Fe+2HCl═FeCl2+H2↑的反应中,氧化剂是HCl,氧化产物是FeCl2
(2)标出上述方程式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用双线桥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分子数为NA
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C.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
D.在1 L 2 mol/L的盐酸中,存在2NA个氯化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请把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的字母填在下列空白处:
①属于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②既属于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D
③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BF
④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E
A.(NH42SO3$\frac{\underline{\;\;△\;\;}}{\;}$2NH3↑+H2O+SO2
B.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C.2C+SiO2$\frac{\underline{\;高温\;}}{\;}$ Si+2CO↑
D.NH4NO3$\frac{\underline{\;\;△\;\;}}{\;}$ N2O↑+2H2O
E.Na2CO3+CO2+H2O═2NaHCO3
F.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 MnCl2+Cl2↑+2H2O
(2)对于反应:K2Cr2O7+HCl→KCl+CrCl3+Cl2↑+H2O,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平方程式,并用 单线桥表示此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及方向
1K2Cr2O7+14HCl═2KCl+2 CrCl3+3Cl2↑+7H2O
②该反应的氧化剂是K2Cr2O7,氧化产物是Cl2(填化学式),HCl在该反应中的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是还原剂和酸性
 ③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为1.2mol,则被还原的K2Cr2O7物质的量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原理,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
B.
中和滴定
C.
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单质
D.
制取并收集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酸性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氢离子B.c(H+)=1.0×107mol/L
C.c(H+)>c(OH-D.c(H+)越大,酸性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离NaCl和NH4Cl的最佳方法是(  )
A.加入烧碱B.利用溶解度不同,常用结晶法
C.直接加热法D.加入某种合适的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某无机盐M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为确定其化学式,某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①无机盐M仅由钾离子和一种含氧酸根组成,其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2:1:4;
②图中,将1.98g该无机盐溶于水,滴加适量稀硫酸后,再加入1.12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得混合溶液N.
③该小组同学将溶液N分为二等份,分别按路线Ⅰ、路线Ⅱ进行实验.
④在路线Ⅱ中,首先向溶液N中滴加适量KOH至元素X刚好沉淀完全,过滤后将沉淀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得纯净的Fe2O3粉末1.20g;再将滤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只得到3.48g纯净的不含结晶水的正盐W.
①由路线Ⅰ的现象可知,溶液N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2+
②由实验流程图可推得,含氧酸盐W的化学式是K2SO4;由路线Ⅱ可知,1.98g无机盐M中所含钾元素的质量为0.78g.
③无机盐M与1.12g还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溶液N的化学反应方程为2Fe+K2FeO4+4H2SO4═3FeSO4+K2SO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