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高锰酸钾氧化甲苯制备苯甲酸
(KMnO4中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O2,酸性条件下为Mn2+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
实验流程:
①往装置A中加入2.7mL(2.3g)甲苯和125mL水,然后分批次加入8.5g稍过量的KMnO4固体,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当甲苯层近乎消失,回流不再出现油珠时,停止加热.
②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经操作I得白色较干燥粗产品.
③纯度测定:称取1.220g白色样品,配成100mL苯甲酸溶液,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 第四次 
体积(mL) 24.00 24.10 22.40 23.90
请回答:
(1)装置A的名称三颈烧瓶.若不用温度计,本实验控制反应温度的措施为沸水浴加热.
(2)白色粗产品中除了KCl外,其他可能的无机杂质为MnCl2
(3)操作②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减少其损失,操作I的名称过滤、干燥.
(4)步骤③中用到的定量仪器有分析天平,100mL容量瓶,50mL酸式、碱式滴定管.
(5)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96.00%.
(6)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将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来解答;本实验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可以采用水浴加热;
(2)实验使用了KMnO4做氧化剂,白色粗产品中除了KCl外,还有MnCl2
(3)苯甲酸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操作②是要获得苯甲酸溶液,要尽量减小苯甲酸的损失,从混合液中得到沉淀一般采用过滤、干燥;
(4)步骤③中涉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5)第三次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别较大舍去,平均消耗体积为24.00mL,求出KOH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之间量的关系求出苯甲酸的物质的量,再求转化率和质量分数;
(6)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两次度数距离偏小,测定结果也偏小.

解答 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A为三颈烧瓶;本实验控制反应温度约在100℃,可以采用水浴加热,而且要沸水加热,
故答案为:三颈烧瓶;沸水浴加热;
(2)实验使用了KMnO4做氧化剂,KMnO4中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MnO2,同时还生成KOH,再加浓盐酸,除了生成苯甲酸,还有KCl和MnCl2生成,所以可能的无机杂质为为KCl和MnCl2
故答案为:MnCl2
(3)苯甲酸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操作②是要获得苯甲酸溶液,要尽量减小苯甲酸的损失,所以过滤时要趁热,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减少其损失,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冷却后加入浓盐酸,生成的苯甲酸溶解度较小,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从混合液中得到沉淀一般采用过滤、干燥;
故答案为: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减少其损失;过滤、干燥;
(4)步骤③中涉及配制100mL苯甲酸溶液,需要定量仪器1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100mL容量瓶;
(5)第三次数据与其它数据差别较大舍去,平均消耗体积为$\frac{24.00+24.10+23.90}{3}$=24.00mL,则消耗的KOH的物质的量为0.1000mol/L×0.02400L=0.002400mol,苯甲酸()中含有一个羧基,与氢氧化钾等物质的量恰好反应,则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0.002400mol;晶体中苯甲酸的总物质的量为0.002400mol×$\frac{100ml}{25ml}$=0.009600mol,则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frac{0.009600mol×122g/mol}{1.220g}$×100%=96.00%;
故答案为:96.00%;
(6)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两次度数距离偏小,即氢氧化钾的体积偏小,则消耗的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偏小,求出的苯甲酸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苯甲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也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苯甲酸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侧重于制备实验操作、物质的分离提纯、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滴定原理的应用等知识点的考查,清楚制备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由于苯的含碳量与乙炔相同,人们认为它是一种不饱和烃,写出C6H6的一种含叁键且无双键、无支链的链烃的结构简式HC≡C-C≡C-CH2-CH3或HC≡C-CH2-C≡C-CH3或HC≡C-CH2-CH2-C≡CH或CH3-C≡C-C≡C-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甲催化加氢还原成有机物乙,1mol乙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标准状况下氢气22.4L,据此推断乙一定不是(  )
A.HOCH2CH2OHB.HOCH2CH(OH)CH3C.HOCH2CH2CH2OHD.CH3CH(OH)CH(OH)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草酸是酸性强于醋酸的二元弱酸,对应的钙盐(CaC2O4)不溶于醋酸,能溶于强酸,它还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如图是利用饱和草酸溶液与KClO3粉末在60℃时反应制得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沸点11-0℃.

(1)该反应的反应原理如下,试配平该化学方程式:2KClO3+1 H2C2O4═2KHCO3+2ClO2
(2)B装置的作用是将ClO2冷凝收集.
(3)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C中含有NaOH、NaClO2、NaClO3等溶质,有同学说,C中还可能含有Na2CO3,试分析可能的原因:原因I:过量的草酸与KHCO3反应:HOOC-COOH+KHCO3=CO2↑+H2O+HOOC-COOK,逸出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CO2+2NaOH=Na2CO3+H2O;原因II:因KClO3具有较强氧化性,将草酸氧化成CO2,逸出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4)某同学查资料得知“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他将菠菜研磨成汁、热水浸泡、过滤得到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沉淀备用,对生成的沉淀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CaCO3
假设2:既存在CaCO3,也存在CaC2O4
假设3:只存在CaC2O4
②基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卷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1mol•L-1 H2SO4溶液、0.1mol•L-l盐酸、0.01mol•L-1 KMnO4溶液、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0.1mol•L-1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中有碳酸钙
步骤2:往步骤1的剩余物中,再滴加几滴0.01mol•L-1 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沉淀中有CaC2O4,结合步骤1,假设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中A为电源,B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C为盛有稀硫酸的电解槽,e、f为铂电极.接通电路后,发现B上的c点为红色.试回答:
(1)电源A上的b为负极.
(2)写出c、e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3)通电一段时间后,c、d、e、f 各极的电解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热的纯碱溶液可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B.新型氢动力汽车的使用可减少雾霾的产生
C.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D.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仅用溴水一种试剂可将苯、己烯、乙醇、四氯化碳、亚硫酸钠溶液五种物质鉴别开来
B.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其所含的阳离子对阴离子的个数比为2:1
C.甲烷、新戊烷与2,2,3,3-四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种
D.硬脂酸(C17H35COOH)与乙酸、甲醇与乙二醇(HOCH2CH2OH)均互为同系物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10mL 1mol/L的盐酸与一小块大理石的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CaCl2固体B.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
C.加入10 mL0.5 mol/L的盐酸D.加入5 mL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