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有机物A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其中含C占55.8%,H占7%,其它为氧,则分子中N(C):N(H):N(O)=$\frac{55.8%}{12}$:$\frac{7%}{1}$:$\frac{1-55.8%-7%}{16}$=2:3:1,则A的最简式为C2H3O,A转化得到B,B分子达饱和,应是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转化得到F为五元环状分子,则A分子中只能含有4个碳原子,故A的分子式为C4H6O2,且A分子的所有C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为HOCH2C≡CCH2OH,B为HOCH2CH2CH2CH2OH,F为,D为二溴代烃,则D为BrCH2CH2CH2CH2Br,B、C均得到C,C得到高分子化合物E,且E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C为CH2=CHCH=CH2,E为
,据此解答.
解答 解:有机物A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其中含C占55.8%,H占7%,其它为氧,则分子中N(C):N(H):N(O)=$\frac{55.8%}{12}$:$\frac{7%}{1}$:$\frac{1-55.8%-7%}{16}$=2:3:1,则A的最简式为C2H3O,A转化得到B,B分子达饱和,应是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转化得到F为五元环状分子,则A分子中只能含有4个碳原子,故A的分子式为C4H6O2,且A分子的所有C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为HOCH2C≡CCH2OH,B为HOCH2CH2CH2CH2OH,F为,D为二溴代烃,则D为BrCH2CH2CH2CH2Br,B、C均得到C,C得到高分子化合物E,且E能使溴水褪色,可推知C为CH2=CHCH=CH2,E为
.
(1)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CCH2OH,F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HOCH2C≡CCH2OH;;
(2)B→D是HOCH2CH2CH2CH2OH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rCH2CH2CH2CH2Br,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3)1mol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足量的Na反应,则B中含有2个-OH,可以看作丁烷中2个H原子被2个-OH取代,若为CH3CH2CH2CH3中H原子被取代,1个-OH取代甲基中H原子,另外-OH有3种取代位置,还可以是2个-OH分别取代亚甲基中H原子,若为CH3CH(CH3)CH3中H原子被取代,可以是2个-OH分别取代甲基中H原子,也可以是2个-OH分别取代甲基、次甲基中H原子,故除B外还有3+2+2-1=5种,
故答案为:5;
(4)D→C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rCH2CH2CH2CH2Br+2NaOH$→_{△}^{醇}$CH2=CHCH=CH2↑+2NaBr+2H2O,
C→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 CH2=CHCH=CH2$\stackrel{一定条件}{→}$,
故答案为:BrCH2CH2CH2CH2Br+2NaOH$→_{△}^{醇}$CH2=CHCH=CH2↑+2NaBr+2H2O;
n CH2=CHCH=CH2$\stackrel{一定条件}{→}$.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关键是综合分析确定A的结构简式,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可用苯做萃取剂 | |
B. |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可以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
C.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 |
D. | 氨气喷泉实验时,烧瓶必须干燥才可收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C、N、P | B. | N、O、S | C. | N、P、F | D. | Be、O、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铁皮未及时取出,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 |
B. | 铁皮未洗涤干净,会导致结果偏大 | |
C. | 把盐酸换成稀硫酸,会导致结果偏大 | |
D. | 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结果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分子中存在着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 |
B. | 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 | |
C. | 此分子难溶于水 | |
D. | 此分子属芳香烃类物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 mol Na2O2与水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2 NA | |
B. |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目为NA | |
C. | 14 g N2中含有电子的数目为7 NA | |
D. | 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CH4的质量比为7: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Ⅰ通电一段时间,可看见溶液变蓝,碳棒上有大量红色物质附着 | |
B. | 装置Ⅱ能加速铜电极的腐蚀 | |
C. | 装置Ⅰ将电源换成灵敏电流表,观察到有电流通过 | |
D. | 装置Ⅰ通电30s后反接电源,再过30s后电极质量未恢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