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工业合成氨是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NO一定条件下可与氨气反应转化为氮气,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得到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蒸馏实验过程和实验装置分析需要的玻璃仪器;
(2)①实验室用Na2SO3 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
②检验气密性,在连接好装置之后,可微热装置,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并有一段水柱上升;
③根据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
④依据尾气成分选择吸收的试剂,装置中需要防止倒吸;
解答 解:(1)①工业合成氨是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NO一定条件下可与氨气反应转化为氮气,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得到化学方程式为:6NO+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5N2+6H2O,
故答案为:N2+3H2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6NO+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5N2+6H2O;
②某同学在实验室蒸馏含有Mg(NO3)2的稀硝酸制取浓硝酸,除导管、酒精灯、牛角管、锥形瓶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有: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
故答案为: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
(2)①实验室用Na2SO3 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而如图所示装置没有加热,则不能用浓硫酸和铜反应制备,
故答案为:B;
②检验气密性,在连接好装置之后,可微热装置,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并有一段水柱上升,具体操作为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或用手捂热c),试管d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试管d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关闭活塞b,在d的出口处连接一导管并插入水中,用手捂(或酒精灯微热)c,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停止手捂(或加热),导管末端有稳定的水柱,则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若要证明c中生成的气体是SO2,依据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恢复红色;d中加入品红溶液后,打开活塞b,反应开始,待d中溶液红色褪去,再加热试管d中的溶液,颜色又恢复,证明气体是SO2,
故答案为:红色褪去; 加热;
④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防止污染性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需要很好地吸收气体,又能防止倒吸,BC易发生倒吸,AD可以吸收尾气,也可以防倒吸,
故答案为: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氮氧化物、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气体实验制备方法,装置注意问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性质的实验设计和现象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时间/s 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 |
B. | 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
C. | 混合气体X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D. | Y可以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化性:Cl2>Fe3+>I2 | B. | 氧化性:Fe3+>I2>Cl2 | ||
C. | 还原性:I-<Fe2+<Cl- | D. | 还原性:Cl-<I-<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乙容器中使用了比甲容器更高的温度 | |
B. | 乙容器中加入了某种不与体系反应的气体,增大了容器内的压强 | |
C. | 乙容器中使用了催化剂 | |
D. | 乙容器中可能既升高了温度又使用了催化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