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D、G都是有机合成中的中间体,可以由芳香烃A合成,其流程如下;

 已知G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个蜂且峰的面积比为 1:2:2:3;E为一氯代物.
(1)A的名称是乙苯,反应Ⅰ的类型是取代反应;
(2)反应Ⅴ的条件和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3)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6NaOH$\stackrel{△}{→}$+3NaBr+3H2O;
(4)G的结构简式为
(5)T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苯环上一溴代物有2种T的结构简式为(写一种即可).

分析 A是芳香烃,根据D的结构简式及转化关系可知A为,乙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B,则B的结构简式为;B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则C为;C的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D;乙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氯原子取代乙基上的H,由于E为一氯代物,F能够催化氧化生成G,且G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个蜂且峰的面积比为 1:2:2:3,则G只能为,F为、E为,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是芳香烃,根据D的结构简式及转化关系可知A为,乙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B,则B的结构简式为;B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则C为;C的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D;乙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氯原子取代乙基上的H,由于E为一氯代物,F能够催化氧化生成G,且G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个蜂且峰的面积比为 1:2:2:3,则G只能为,F为、E为
(1)根据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名称为乙苯;反应Ⅰ为乙苯与液溴反应生成,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乙苯;取代反应;
(2)反应Ⅴ为转化成,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3)反应Ⅱ为乙苯邻对位被取代后发生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OH$\stackrel{△}{→}$+3NaBr+3H2O,
故答案为:+6NaOH$\stackrel{△}{→}$+3NaBr+3H2O;
(4)根据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F为,T是F的同分异构体,它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一溴代物有2种,说明F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苯环上含有2种H原子,满足条件的有机物如:对乙基苯酚: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转化关系推断出A的结构简式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钢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了解钢铁腐蚀的原因与防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钢铁制品进行防腐处理,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
(1)如图装置,若X是铜棒,开关K置于M处,写出铜棒处的电极反应O2+4e-+2H2O=4OH-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①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件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N处.
②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对“洧水”的使用有“欲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对上文中的某些分析正确的是(  )
A.“洧水”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可代替松墨用于书写
B.“洧水”完全燃烧时热值(单位质量的可燃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比甲烷高
C.“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D.“洧水”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的焓变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Z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WX
YZ
A.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
B.Y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出氧化性
C.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Y
D.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干这种情况的是(  )
①过量锌与18 mol/L的硫酸反应;
②过量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铜与稀硝酸反应;
⑥过量稀硫酸与大块状石灰石反应.
⑦常温下过量的浓硫酸与铝反应.
A.②③⑤B.②③④⑥⑦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N2O俗称“笑气”,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用以下反应可制取N2O:CO+NO2→CO2+N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每生成1mol N2O,消耗1.5mol CO
B.B等物质的量的N2O和CO2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C.N2O只具有氧化性,无还原性
D.反应中每生成1mol N2O,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机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
A.分子式为C4H10烷烃的二氯取代物
B.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
C.乙苯的一氯取代物
D.分子式为C3H9N的有机物,其中N原子以三个单键与其他原子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Na+浓度为0.5mol•L-1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已知H2SiO3为不溶于水的胶状沉淀,加热时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
阳离子K+Ag+Ca2+Ba2+
阴离子NO${\;}_{3}^{-}$CO${\;}_{3}^{2-}$SiO${\;}_{3}^{2-}$SO${\;}_{4}^{2-}$
现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并放出标准状况下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固体质量为2.4g
向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Ca2+、Ba2+
(2)实验Ⅰ中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阴离子NO${\;}_{3}^{-}$CO${\;}_{3}^{2-}$SiO${\;}_{3}^{2-}$SO${\;}_{4}^{2-}$
c/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对于反应xA(g)+yB(g)?pC(g)+qD(g).压强与温度对C的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若m、n表示不同温度,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填“放热”、“吸热”);
②若m、n表示不同压强,则(x+y)<(p+q)(填“>”、“=”或“<”);
③用文字描述b曲线的OG段比a曲线的OH段陡的原因:因为OG段表示的温度、压强均高于OH段,所以反应速快,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少,故b曲线的OG段比a曲线的OH段陡;
④用文字描述a曲线的HE段比b曲线的GF段高的原因:HE段相对于GF段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到达的平衡,因为该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放热、体积增大的反应,故降温、减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含量增大,故a曲线的HE段高于b曲线的GF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