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工业上制备单质碘的方法之一是从碘酸盐开始的.第一步先用适量的亚硫酸氢盐将碘酸盐还原成碘化物,离子方程式为:IO${\;}_{3}^{-}$+3HSO${\;}_{3}^{-}$?I-+3SO${\;}_{4}^{2-}$+3H+.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酸性碘化物溶液再跟适量的碘酸盐溶液合,发生反应析出了碘.请回答下列各小题:
(1)第二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 I-+IO3-+6H+=3I2 +3H2O.
(2)若要使碘酸盐的利用率最高,碘酸盐的第二步和第一步反应中的用量之比为5:1.
(3)①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2Fe(OH)3+(5-n)ClO-+2nOH-→2FeO4n-+(5-n )Cl-+(n+3)H2O
②已知有3.21gFe(OH)3参加了反应,共转移了5.418×1022个电子,则n=2.
③根据(1)、(2)推测FeO4n-能和下列BC(填序号)物质反应.
A.KMnO4      B.SO2     C.H2S      D.O2

分析 (1)酸性碘化物溶液再跟适量的碘酸盐溶液合,发生反应析出了碘,为氧化还原反应,遵循电子、电荷守恒;
(2)结合两个反应判断碘酸盐的用量;
(3)①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遵循电子、电荷守恒;
②结合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计算n;
③与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

解答 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有氢离子、碘离子、碘酸根离子,生成物有碘单质,再根据原子守恒判断生成物还有水,再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5 I-+IO3-+6H+=3I2 +3H2O,
故答案为:5 I-+IO3-+6H+=3I2 +3H2O;
(2)由IO3-+3HSO3-?I-+3SO42-+3H+、5 I-+IO3-+6H+=3I2 +3H2O可知,若要使碘酸盐的利用率最高,均恰好完全反应,则碘酸盐的第二步和第一步反应中的用量之比为5:1,
故答案为:5:1;
(3)①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分别是:Fe元素由Fe(OH)3中+3价变成-FeO4n中+(8-n)价,失去电子数为(5-n)个;Cl元素由ClO-中的+1价变成Cl-中的-1价,得电子数为2个;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其最小公倍数为2(5-n),则离子反应为2Fe(OH)3+(5-n)ClO-+2nOH-=2FeO4n-+(5-n )Cl-+(n+3)H2O,
故答案为:2; (5-n); 2n;2;(5-n );(n+3)
②Fe(OH)3的物质的量为$\frac{3.21g}{107g/mol}$=0.03mol,转移电子为$\frac{5.415×1{0}^{22}}{6.02×1{0}^{23}}$=0.09mol,
2  Fe(OH)3 +(5-n)ClO-+2n OH-=2  FeO4n-+(5-n) Cl-+(3+n) H2O 转移电子数
          2                                                                                                               2(5-n)   
         0.03mol                                                                                                        0.09mol
所以n=2,
故答案为:2;
③FeO4n-中Fe的化合价为+6价,为高价态,具有强氧化性,能和强还原性的物质反应,与具有还原性的SO2和H2S反应,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A、C同主族,而且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C<B
B.2.32g四氧化三铁与足量的B完全反应转移0.09mol电子
C.C的气态氢化物无毒
D.A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则R可能是(  )
A.SO2B.NH3C.CO2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1升水能溶解336体积的氯化氢气体,所得溶液密度为1.19g/cm3,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5mol/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4%.(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事故新闻报道中多次出现的NaCN(氰化钠)的外包装应有下列哪种标识(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常温下把体积相同的甲烷和氯气充入一个无色的集气瓶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气体的黄绿色变浅,集气瓶上有液滴,此时集气瓶中最多含有气体物质的种数是(  )
A.6种B.5种C.4种D.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运用萃取的基本原理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萃取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
A.长颈漏斗B.分液漏斗C.圆底烧瓶D.蒸馏烧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① ② 预测②中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硫酸 浓盐酸 产生大量气体 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 浓硫酸 铜片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 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C 浓硫酸 CuSO4•5H2O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
 D 浓硫酸 蔗糖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为了探究氯水的成分,现实验如表: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将氯水滴加到AgNO3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
将氯水滴加到干燥的有色布条上
将足量的氯水滴加到Na2CO3溶液中氯水中
含有H+
(1)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氯水中含有Cl-
(2)指出实验②和实验③中的“实验现象”:
②有色布条褪色;③有气泡生成
(3)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两个结论可能是
a.Cl2具有漂白性,b.HClO具有漂白性.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一个是正确的用干燥的Cl2通入盛有干燥布条的瓶中观察是否褪色,若褪色证明a正确;若不褪色,证明b正确.
(4)若实验中使用的是久置的氯水,实验方法不变,对上述①③实验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