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1)目前,用超临界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光合作用
C6H12O6+6O2
b、CO2+3H2 
催化剂
CH3OH+H2O
c、CO2+CH4
催化剂
CH3COOH
d、2CO2+6H2
催化剂
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3)若有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液态甲醇和气态水,可放出4.9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充入1mol CO2和3molH2,进行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
 

(5)CO2在自然界循环时可与CaCO3反应.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其Ksp═2.8×10-9.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可形成CaCO3沉淀,现将4×10-4mol/L Na2CO3溶液与某浓度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1)根据氟利昂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
(2)不需要加热则最节能,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把所有的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
(3)根据4.4 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可放出4 947 kJ的热量,则1 mol CO2与氢气合成甲醇放出热量49.47 kJ的热量.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时还应注意物质状态、反应热的正负号以及单位;
(4)根据v=△
△c
△t
计算;根据CO2的平衡浓度判断转化的物质的量,进而可计算转化率;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计算;根据平衡移动分析;
(5)Na2CO3溶液的浓度为4×10-4mol/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CO32-)=2×10-4mol/L,根据Ksp=c(CO32-)?c(Ca2+)计算沉淀时混合溶液中c(Ca2+),原溶液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c(Ca2+)的2倍.
解答: 解:(1)氟利昂在空气中能产生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CO2作致冷剂可防止臭氧层破坏,故答案为:保护臭氧层;
(2)不需要加热则最节能,a反应中利用太阳能,不需加热最节能,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把所有的反应物全部转化为产物,c反应中只有一种产物,原子利用率最高,
故答案为:c;
(3)根据4.4 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可放出4 947 kJ的热量,则1 mol CO2与氢气合成甲醇放出热量49.47 kJ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故答案为:CO2(g)+3H2(g)═CH3OH(g)+H2O(g)△H=-49.47kJ/mol;
(4)利用三段式解题法计算
             CO2(g)+3H2(g)?CH3OH(g)+H2O(g),
开始(mol/L):1      3            0      0
变化(mol/L):0.75  2.25        0.75     0.75
平衡(mol/L):0.25  0.75        0.75     0.75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2.25mol/L
10min
=0.225 mol?L-1?min-1
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k═
c(CH3OH)c(H2O)
c(CO2)c3(H2)
=
0.75×0.75
0.25×0.753
=5.3,
故答案为:0.225 mol?L-1?min-1;5.3;
(5)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碳酸钠溶液的浓度变为2×10-4mol/L,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c(Ca2+)=
Ksp(CaCO3)
c(C
O
2-
3
)
=
2.8×10-9
2×10-4
=1.4×10-5mol/L,因为是等体积混合,所以混合前溶液的浓度是混合后的2倍,所以混合前溶液的浓度为1.4×10-5mol/L×2=2.8×10-5mol/L,故答案为:2.8×10-5mol/L.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计算以及平衡移动等问题,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根据图象计算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
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离子检验时要注意排除离子的干扰,请思考:欲验证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所加试剂均为足量,则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为(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2)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各阶段平衡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则K1、K2、K3、K4、K5之间的关系为
 
(用“>”“<”或“=”连接).
t1~t2t2~t3t3~t4t4~t5t5~t6
K1K2K3K4K5
(3)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容器中加入a mol A、b mol B和c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量与t1时刻相等,a、b、c要满足的条件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C
B.由于N2和O22+互为等电子体,所以可以推断O22+的电子式为
C.根据岩浆晶出规则,CaO比MgO更容易在岩浆冷却过程中先结晶
D.液态HF通常也可以写成(HF)n的形式,是因为液态HF分子间存在氢键
(2)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则其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
 
,l mol三聚氰胺分子中含
 
mol σ键.  

(3)某元素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则其基态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4)碳化硅的晶胞结构(如图2)与金刚石类似(其中“●”为碳原子,“○”为硅原子).图中“●”点构成的堆积方式与下列图3式中
 
所表示的堆积方式相同.
(5)碳化硅的结构中,与碳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碳原子有
 
个.设晶胞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碳化硅晶体的密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温度,可逆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K=4,由此可以推测在该温度下,可逆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是(  )
A、0.25B、2C、4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化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的过程中,常混有一些杂质,如CO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去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Ac表示醋酸):
Cu(NH32Ac+CO+NH3=Cu(NH33(CO)A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写出基态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配合物Cu(NH33(CO)A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
 

(4)写出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任写一个)
(5)在一定条件下NH3与CO2能合成化肥尿素[CO(NH22],尿素中 C原子和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
 
;1mol尿素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种常见金属X,它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X3+和H2,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X(OH)4]-和H2O,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但不与氨水反应;而Zn(OH)2与氨水反应生成[Zn(NH34]2+.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阳离子膜电解Na[X(OH)4]的水溶液得白色沉淀两种气体d等等,其离子方程式是
 

(2)与Y同周期的第VA族元素Z形成的最常见氢化物也可表示为ZH3,但与XH3最大的区别是:氢元素前者
 
,后者
 
.Z还可以形成多种氢化物及其微粒,如Z2H4、Z2H5+、ZH4+等.
①写出Z2H4的电子式,六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吗?
 
(填“是”或“否”)
②若某一物质组成为Z4H4,则它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③ZH4+在细菌存在下,氧化成硝酸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K2SO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变质进行的下述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进行元素分析,测得粉末中K和S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则该粉末没有变质
B、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粉末变质了
C、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则该粉末没有变质
D、将粉末溶于水,滴加过量的盐酸,有气泡产生,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粉末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