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恒温,容积为1L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②在相同条件下,充入1mol SO3和0.5mol 的O2,则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20%;此时该反应吸收(填“放出”或“吸收”)19.66KJ的能量.
(2)①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从3min到9min,v(H2)=0.125mol•L-1•min-1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D(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 H2,同时生成1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3OH也可由CO和H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温度/℃0100200300400
平衡常数667131.9×10-22.4×10-41×10-5
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S<0
C.在T℃时,1L密闭容器中,投入0.1mol CO和0.2mol H2,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MPa)和250℃,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分析 (1)①根据燃烧热的概念: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②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计算出平衡时SO3的转化率=$\frac{物质转化量}{物质起始量}$×100%;根据2SO2(g)+O2(g)?2SO3(g)△H=-196.6kJ•mol-1计算;
(2)①根据图象得到3min-69min内二氧化碳的转化量,计算得氢气的转化量,再由v=$\frac{△c}{△t}$计算速率;
②根据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物理量不变;
(3)A、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B、根据△G=△H-T△S<0自发,△G=△H-T△S>0非自发判断;
C、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D、此条件是催化剂活性最大,升温平衡逆向进行;

解答 解:(1)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硫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图1可知1molS(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7KJ,所以,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H=-297 KJ•mol-1;
故答案为:S(s)+O2(g)═SO2(g)△H=-297 KJ•mol-1;
(2)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知,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frac{{c}^{2}(S{O}_{3})}{{c}^{2}(S{O}_{2})•c({O}_{2})}$=$\frac{0.{8}^{2}}{0.{2}^{2}×0.6}$=$\frac{80}{3}$,在相同条件下,充入1molSO3和0.5molO2,设反应达到平衡时SO3转化了Xmol,则有:
          2SO2(g)+O2(g)?2SO3(g)
初始:0           0.5mol/L     1mol/L
变化:Xmol/L    0.5Xmol/L    Xmol/L     
平衡:Xmol/L (0.5+0.5X)mol/L  (1-X)mol/L
根据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的值不变可知:K=$\frac{(1-X)^{2}}{{X}^{2}•(0.5+0.5X)}$=$\frac{80}{3}$解得:X=0.2mol,故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为$\frac{0.2mol}{1mol}×100%$=20%;三氧化硫消耗,说明反应从(1)的逆方向开始,故吸热;由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6.6kJ•mol-1可知,2SO3(g)?2SO2(g)+O2(g)△H=-196.6kJ•mol-1即1molSO3分解吸收98.3KJ的热量,则0.2molSO3分解吸收的热量Q=98.3KJ×0.2=19.66KJ;
故答案为:20%;吸收;19.66;
(2)①由图象可知,3min-09min内二氧化碳浓度减少了0.25mol/L,则该时间段内氢气的浓度减少3×0.25mol/L=0.75mol/L,则v(H2)=$\frac{0.75mol/L}{6min}$=0.125mol/L;
故答案为:0.125;
②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由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都不变,故B错误;
C.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H2,同时生成1molH2O,故C错误;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A、依据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A得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根据△G=△H-T△S<0自发,△G=△H-T△S>0非自发,又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S<0
,故B正确;
C、结合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L)  0.1          0.2                0
变化量(mol/L)  0.1×50%  0.1              0.05
平衡量(mol/L) 0.05        0.1              0.05
平衡常数K=$\frac{0.05}{0.05×0.{1}^{2}}$=100,故C正确;
D、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此条件是催化剂活性最大,不是原料气的转化率高,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既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平衡状态的判断应用,平衡常数K的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  )
A.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盛放氨气的装置,检查是否漏气
B.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刻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D.为防止被氧化,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D.与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姜黄素是植物界中很稀少的二酮色素,在食品生产中主要用于罐头、酱卤制品等的着色,还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其化学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条件略去)请回答:

(1)H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1:3或3:1;C的化学名称为乙二醛;D的结构简式为OHCCOOH.
 (2)由A到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由D和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3)写出同时满足如下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②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4)已知:
上的羟基可以氧化成羰基,再脱羧变成醛;
②Claisen缩合:(R1、R2、R3和R4表示烃基或氢),且姜黄素具有称结构.由G制取姜黄素的化学方程式为
(5)聚丙烯醛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色素,根据Claisen缩合反应,设计
以甲醛和乙醛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醛的路线HCHO+CH3CHO$\stackrel{Claisen缩合}{→}$CH2=CHCHO$\stackrel{加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H<0.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2 5 mol•L-1•min-1,H2的转化率为75%
B.反应35 min时,达到第二次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0.1{5}^{2}}{0.07{5}^{3}•0.125}$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20 min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使用了催化剂
D.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分离出0.1 mol的氨气,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燃烧热和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在稀溶液中,1 mol乙酸和1 mol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Na(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2)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
(3)B、C均可以与D形成化合物,其中熔点较高的是NaCl(用化学式表示)
(4)A和B可形成1:1型的化合物E,E的电子式为
(5)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V形,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2,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
(6)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0.566nm,F 的化学式为Na2O;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为8;晶体F的密度=$\frac{4×62g/mol}{(0.566×1{0}^{-7}cm)^{3}×6.02×1{0}^{23}/mol}$g•cm-3(只列式,不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已知氯化铜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1)溶液1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能检验溶液1中Fe2+的试剂②(填编号).
①KMnO4    ②K3[Fe(CN)6]③NaOH      ④KSCN
为了更完全的沉淀,试剂X为H2O2
(2)试剂Y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Y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cd.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CuSO4
调节pH至4~5的原因是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Cu2+离子不沉淀.
(3)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否,理由是HCl不参与反应,且能抑制Cu2+水解.
(4)实验所需480mL10mol/L浓HCl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5)该装置存在缺陷,请写出: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安全瓶.
(6)得到CuCl2•xH2O晶体最好采用的干燥方式是D.
A.空气中加热蒸干
B.空气中低温蒸干
C.HCl气流中加热烘干
D.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7)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称取m 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ng.沉淀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根据实验数据测得x=$\frac{80m-135n}{18n}$(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 (g)+n B (g)?p C (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frac{1}{2}$,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pB.A 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C的体积分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