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消去反应
B.低级醇(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凡烃基直接和羟基相连的化合物一定是醇
D.乙醇和浓硫酸按1:3体积比混合、共热就一定产生乙烯.

分析 A.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OH相连的C上没有H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与-OH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低级醇含-OH与水形成氢键;
C.苯酚与羟基相连为酚类物质;
D.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

解答 解:A.甲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OH相连的C上没有H不能发生催化氧化,与-OH相连C的邻位C上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醇不一定能发生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应符合结构特点,故A错误;
B.低级醇含-OH与水形成氢键,则都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故B正确;
C.苯酚与羟基相连为酚类物质,羟基与脂肪烃基相连的为醇,故C错误;
D.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在14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醇的消去、氧化反应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明矾[KAl(SO42•12H2O]溶液的叙述正确昀是(  )
A.明矾净水原理为:Al3++3H2O=Al(OH)3↓+3H+
B.该溶液中AlO2-、F-、K+、Na+能大量共存
C.加入过量NH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NH3•H2O=AlO2-+4NH4++2H2O
D.加入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42-+4OH-+2Ba2+=AlO2-十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的工业设备名称是合成塔,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利用余热,节约能源;此生产过程中,N2与H2合成NH3所用的催化剂是铁砂网;生产中原料气必须进行脱硫,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2)吸收塔中反应为4NO+3O2+2H2O=4HNO3,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为硝酸.
(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碱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NaNO3+CO2
方法二:氨还原法:8NH3+6NO2$\frac{\underline{\;催化剂\;}}{\;}$7N2+12H2O(该反应放热,NO也有类似的反应)
方法三:甲烷吸收法:CH4(g)+2NO2(g)═CO2(g)+N2(g)+2H2O(g)△H=+867kJ/mol(NO也有类似反应)
上述三种方法中,方法一最大的缺点是单独的NO不能被吸收;方法二和方法三相比,优点是甲烷比氨价格便宜,缺点是耗能高.
(4)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4%,NO制HNO3的产率是89%,则制HNO3所用NH3的质量占总消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54.4%(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饱和醇(X)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Y),相对分子质量满足Mr(Y)=Mr(X)+42,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且X可由烯烃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Y的结构共有(  )
A.6种B.7种C.8种D.9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将镁、铜组成的合金1.28g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0.67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2.8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用已部分生锈的废铁屑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剂,并回收铜.探究过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热的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2)步骤②中,除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外,其他可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
(3)溶液C的颜色是棕黄色,溶液D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Cu2+、Fe3+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溶液B中铁的存在形式取样少许于二支试管中,其中一支滴加K3Fe(CN)6,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Fe2+;另一支滴加KSCN,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有Fe3+
(5)步骤⑤产生金属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frac{\underline{\;电解\;}}{\;}$Cu+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NH3•H2O=Cu(OH)2↓+2NH4+.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frac{c(B{r}^{-})}{c(C{l}^{-})}$=2.7×10-3.[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粒、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
(1)三颈烧瓶中的Zn除了与盐酸生成H2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3++Zn═2Cr2++Zn2+
(2)实现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打开K2关闭K1
(3)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避免空气进入.
(4)为洗涤[Cr(CH3COO)2]2•2H2O产品,下列方法中最适合的是C.
   A.先用盐酸洗,后用冷水洗       B.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C.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醚洗       D.先用乙醇洗涤,后用乙醚洗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净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83.3%(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6)铬的离子会污染水,常温下要除去上述实验中多余的Cr2+,最好往废液中通入足量的空气,再加入碱液,调节pH至少为5.6才能使铬的离子沉淀完全.
【已知Cr(OH)3的溶度积为6.3×10-31,$\root{3}{63}$≈4,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金属元素,其中钠、镁、铝、铁、铜等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请写出Fe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2)金属A的原子只有3个电子层,其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表:
电离能(KJ/mol)I1I2I3I4
A93218211539021771
则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
(3)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H2及少量CO、NH3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CO(Ac-代表CH3COO-),其反应是:[Cu(NH32]Ac+CO+NH3?[Cu(NH33CO]Ac[醋酸羰基三安合铜(I)]△H<0
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②配合物[Cu(NH33CO]Ac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4
③在一定条件下NH3与CO2能合成尿素[CO(NH22],尿素中C原子核N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sp2、sp3;1mol尿素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7NA
(4)NaCl和Mg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NaCl的熔点为801.3℃,MgO的熔点高达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MgO晶体所含离子半径小,电荷数多,晶格能大.
(5)(NH42SO4、NH4NO3等颗粒物及扬尘等易引起雾霾.其中NH4-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用文字描述),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SO3或者BF3.(填化学式)
(6)铜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如图是氢化亚铜的晶胞结构,已知晶胞的棱长为acm,则氢化亚铜密度的计算式为ρ=$\frac{260}{{a}^{3}•{N}_{A}}$g/cm3.(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