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可以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A.除了③B.①②④C.③⑤D.除了⑤

分析 容量瓶用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

解答 解: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故①正确;
②容量瓶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故②正确;
③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故③错误;
④容量瓶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故④正确;
⑤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无法配制450ml溶液,须采用稍大一点的500mL的容量瓶,配置同浓度的溶液500ml,再量取450ml即可,故⑤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容量瓶的使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铝镁加(Almagate)是一种制酸药,其组成为Al2Mg6(OH)14(CO32•4H2O,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铝镁加.
步骤1.称取63.5gMgSO4•7H2O(0.26mol),30.5gAl2(SO43•18H2O(0.046mol) 溶于400mL水中得到混合溶液A,另称取无水Na2CO352g溶于400mL水得到溶液B.
步骤2.将A、B两溶液同时等速滴加到盛有400mL90℃水的2L三颈烧瓶中,维持90℃,不断搅拌.
步骤3.抽滤,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3~4次,100℃下干燥5h,得白色疏松固体24.3g.
(1)步骤2需缓慢滴加两种溶液并不断搅拌,其主要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转化为指定产物.
(2)①步骤3抽滤时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布氏漏斗、吸滤瓶.
②如何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涤干净.
(3)本次实验所得产品产率为89.3%.
(4)铝镁加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为Al2Mg6(OH)14(CO32•4H2O+18H+=2Al3++6Mg2++2CO2↑+20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结构式C≡O.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都是(  )
A.NaAlO2溶液中:Cl-、HCO3-、K+、Ba2+
B.FeCl3溶液中:K+、NH4+、Br-、SCN-
C.$\fra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
D.KMnO4的溶液中:H+、SO42-、CH3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一个产业链(如图所示),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ⅤⅢ族.
(2)写出钛铁矿在高温下与焦炭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2FeTiO3+6C+7Cl2$\frac{\underline{\;高温\;}}{\;}$2FeCl3+2TiCl4+6CO.
(3)制备TiO2的方法之一是利用TiCl4水解生成TiO2•x H2O,再经焙烧制得.水解时需加入大量的水并加热,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原因:发生TiCl4+(2+x)H2O=TiO2•xH2O+4HCl,加入大量水并加热,HCl挥发,促使水解正向进行
(4)反应后得到Mg、MgCl2、Ti的混合物,可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分离得到Ti,依据下表信息,需加热的温度略高于1412℃即可.
TiCl4MgMgCl2Ti
熔点/℃-25.0648.87141667
沸点/℃136.4109014123287
(5)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TiO2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滴定分析时,称取TiO2(摩尔质量为M g/mol)试样w g,消耗c mol/L NH4Fe(SO42标准溶液V mL,则TiO2质量分数为$\frac{cVM}{10w}$%.(用代数式表示)
(6)由CO和H2合成甲醇的方程式是:CO(g)+2H2(g)?CH3OH(g).若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上述产业链中每合成6mol甲醇,至少需额外补充H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向100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况下4.48L氯气,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未被氧化,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2mol/LB.1.5mol/LC.1.6mol/LD.2.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酯类
C.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短周期元素A、M、X、Y、Z、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元素特征信息
A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M其单质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X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Y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Z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E单质为黄绿色气体
(1)M与X形成的化合物X2M2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2)Y E3的水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Al3++3H2O?Al(OH)3+3H+;Z的低价氧化物和E单质同时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SO42-+2Cl-
(3)请用“>”、“=”或“<”对物质性质进行比较
沸点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得电子能力
A2M>A2ZZ< EX> Y16M= 18M
(4)X、Y、Z、E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r (Al3+)<r (Na+)<r (Cl-)<r (S2-).
(5)E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l2O7(l)+H2O(l)=2HClO4(aq)△H=-4Q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打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溶液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C→BDA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分液漏斗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当把下层液体刚好放出时及时关闭活塞.若E操作中下层液体不能顺利流出,则可能原因是:G操作遗漏.(用操作的编号字母填空)
(3)能否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否,原因是酒精能与水互溶.
(4)进行一次萃取后,碘水仍然呈黄色,则应该进行多次萃取,选用CCl4或苯进行萃取,使用CCl4(填CCl4或苯)萃取剂更好,原因是:每次分液只要放出下层液体即可,减少向分液漏斗中加液体的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